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21 05:46

最低工資審議會議26日登場/資方提4大訴求 力拚縮小漲幅

2025/09/21 05:30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最低工資審議會議將在二十六日登場。據了解,今年在最低工資研究小組提交研究報告中,除了現有經濟數據,更分析了廠商面對經濟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美國關稅衝擊下,近期國內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人數暴增,資方將據此提出有力的四大關鍵訴求,強調當前經濟是「外強中乾」、產業復甦不均,若貿然大幅調薪,恐對弱勢產業造成衝擊,藉此爭取縮小調幅。
美關稅不確定性 產業復甦不均
資方代表主張,雖然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上修至四.四五%,但作為景氣「領先指標」數據已經出現疲態,觀察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也顯示廠商展望趨於保守。
資方強調,當前的經濟成長高度集中於特定產業;因此次報告明確指出,目前經濟成長動能主要來自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訊產品帶動出口,以及半導體業者擴充產能所支撐,許多傳統產業及內需產業仍在艱困經營。另從勞動生產力來看,今年上半年僅電腦、電子產品製造業出現近五成的年增率,而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與基本金屬製造業卻呈現衰退。
吸納最多就業人口的內需服務業部分,今年前七月,批發業與餐飲業成長幅度趨緩,零售業營業額更呈現衰退;資方認為,這凸顯相關內需產業並非「經濟成長」的受益者,若強制以相同幅度調升最低工資,無異於雪上加霜。
另一個數據,就是勞動市場潛藏的風暴。根據勞動部最新揭露,至八月底,減班休息人數已攀升至七三三四人,其中六八七○人為製造業勞工,其中廠商自認為是「受關稅影響」人數高達六二四六人,也以製造業居多,凸顯傳統製造業正承受巨大經營壓力。
資方擔憂,協商中的美國關稅尚未定案,若此時先拍板大幅提高明年的勞動成本,將導致苦撐企業可能被迫採取更激烈的手段,如裁員或停業,進而衝擊整體就業市場的穩定。
也有資方代表提醒,應關注受最低工資調整影響最深產業,也就是住宿及餐飲業、支援服務業及零售業等,這些「經常性薪資中位數」較低的內需服務業,這些行業已面臨營運衰退、成長放緩等壓力,若薪資成本上漲過快,最終仍只能被迫轉嫁消費者或降低人力因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