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k 人追蹤
追蹤
味精被冤枉好久!醫揭「吃了口渴、頭痛真相」超錯愕 肉類、奶製品裡也有
常春月刊--全宇宙最實用的保健知識
2024年1月16日 週二 上午9:50
味精主要成分是麩胺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簡稱MSG),亦稱為谷氨酸鈉或麩酸鈉。然而,味精有害健康的惡名如此深植人心,究竟是真的還是有誤解?
重症醫師黃軒分享味精的一些迷思和一些常見的錯誤觀念,還有正確使用味精的方法!
迷思一:只要不添加味精,就不會有MSG?
根據國際麩胺酸鈉資訊服務單位(IGIS) 研究,即使料理完全不添加味精,我們每天正常的飲食中大約會攝取到20克的麩胺酸鈉。因為麩胺酸鈉(MSG)是氨基酸的一種,是食物中的一個天然成分,不僅存在於味精中,還廣泛分布於許多食材中。所以「無味精的料理,也有麩胺酸鈉」,即使不主動添加味精,我們的飲食中仍然會攝取到這種天然的調味物質。這主要是因為許多食材,特別是肉類、奶製品、海鮮等,都含有一定量的麩胺酸鈉。
迷思二:味精,是不安全的?
科學研究顯示,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味精是安全的。它被廣泛應用於烹飪中,提升食物的鮮味。在動物實驗中,只有在非常高劑量的麩胺酸鈉(MSG),才會引起急性中毒,但沒有顯著的慢性毒性、致畸胎性或基因毒性,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DA) 於1995年公佈食用正常消費量的味精對人體無害,而且無任何證據顯示食用味精和任何慢性疾病有關。
所以,食藥暑也是建議,在合適的攝取量下,味精並不對大多數人造成危害。事實上,它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食品添加劑,有助於提升風味。
迷思三:味精,常會引起頭痛?
科學研究顯示,味精在正常使用下不會引起頭痛。所謂的「中餐頭痛症」或叫「中國餐廳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或叫「味精症候群」(MSG symptom complex),大多數是由於其他食物成分,而不是味精引起的。
目前還缺乏確鑿的科學證據,支持中國餐廳症候群的存在。有些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個體對某些成分的過敏或敏感引起的,但這並非所有人都會有的情況。
黃軒補充,中國餐廳症候群,是一種描述在中餐飲食中可能出現的一系列不適症狀的術語。通常與中國餐廳食物中的加入味精食品相關聯。症狀可能包括頭痛、頸部緊繃、胸悶、噁心等。2019年《食品科學與安全》(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期刊中,有一份科學文獻評論確認,將MSG與任何疾病關聯,目前這是沒有根據的。
正確使用味精的4個方法
1、量要適量:使用小量味精來提升食物風味,不要過量。
2、均勻撒播:味精應均勻分散在整個菜餚中,而不是集中在一處。
味精的安全和危害
3、安全用量:在正常用量下,味精不會對大多數人產生危害。
4、過量風險:高劑量使用味精可能導致一些人出現不適,如頭痛或胸悶。因此,使用時要謹慎。
味精引起不適的攝取量 因人而異
味精的攝取量引起不適的情況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敏感度不同。根據衛生組織的建議,每日的可接受攝取量(ADI)為每公斤體重不超過0.6克。這意味著一個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攝取不超過42克的味精是被視為安全的。
黃軒強調,希望大家能夠更理性地看待味精,正確使用,享受美味的同時保持健康!記得保持飲食多樣化,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追求營養均衡!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三餐都要使用的「1調味料」,選錯了、用錯了,恐是導致大腸癌的高度危險因子
·醫示警「吃飯愛加這1味」會讓你又餓又胖! 老饕一聽嚇歪:是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