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15:14

台電吸收成本,維持我國低電價。(取自台電)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核三重啟公投將落幕,核電與電價關聯備受外界討論。經濟部以鄰近日本、韓國為例,核電佔比分別為8.3%跟31.7%,而台灣的核電已在今年5月17日歸零,但台灣無論是民生電價或工業電價仍低於日韓,而此說法引起各界議論。
台灣民生電價每度2.77元、工業電價4.27元,韓國民生電價3.96元、工業電價4.96元,韓國民生或工業電價仍比台灣略高;台電解釋,韓國核電比例高,有助於減輕燃料依賴是事實,但電價實際上仍與發電結構、燃料進口比例、電力市場制度、政府補貼政策等多重因素都有關聯。
台灣與韓國的電力公司結構較為相似,韓國與台灣都有95%到98%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氣、煤、鈾燃料仰賴進口,台灣今年核電歸零,以火力8成為大宗,目前韓國核電比例仍約30%,約有60%使用火力,因此在國際石化燃料價格高漲時,台、韓都會被波及。
此外,韓國的人口與電網結構也影響其電價,因韓國人口是高度集中在首爾等首都圈,但重工業耗能產業位於南部地區,且再生能源建置更偏遠,都需要大量長距離高壓輸電建設,投資與維護成本昂貴。
而台灣電價相對便宜,主要因素仍是政府政策,由台電先大幅度吸收,自2022年到2024年就吸收5974億元之多,我國的價格沒有真實反映燃料成本。反觀,韓電已將售價調高,讓財務紓解,若台電也仿照韓電,去年若比照韓電的電價收費,可由虧轉盈,大賺超過千億元,但中央政府不願民生物價受電價拉抬,多次提出預算補貼台電,和立法院持續拉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