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5-08-18 07:44
育兒,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長大--4
育兒,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長大--4
在中國,男人承擔著賺錢養家的責任,也理所當然地把照顧孩子當做妻子的分內之事,所以即便下班回家後他們更喜歡沉浸於自己的空間裡,當一個「沉默的父親」。對此,我整合了溫尼科特的思想,想給新手爸爸們以下3條建議:
第一:父親需要做到儘可能地在家。父親的在場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吃早飯、晚上閱讀、周末體育活動時,父親的在場會讓孩子有安全感,同時父親與母親時不時的互動也會讓母親身心愉悅。
第二:父親需要給母親道德和精神上的支撐。父親要為母親的權威撐腰,並成為在孩子生命中律法與秩序的代言人。其實父親無需始終陪伴在孩子左右,但他的存在能讓孩子感覺到威嚴,並與母親的慈愛形成對比,這便是平衡的教育。
第三:父親要展現給孩子區別於其他男人的獨特之處。在孩子生命的早期階段,對一切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時,這便是他認識父親的最好時機,男性正面和積極的品質可以讓孩子的性格變得陽光,此時的父親最好不要缺席。
曾經有一個女孩,她的父親在她出生不久後便與母親離婚,搬出家裡。這個女孩在與母親生活的20多年裡,內心從未有一個完整而立體的男性形象。由於過度渴望父愛,她在成年之後會把接觸的每一個男性都想像得極其完美和慈愛。而事實上,時間一長,當她看到那些男性身上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某些缺點後,就會立刻陷入不可置信和無比絕望的情緒里,她開始不停地哭訴、批評、和怨天尤人,感情之路走得非常不順。可以看出,父親的缺位會給孩子今後的人生造成一系列問題。無論是嬰兒時期還是青少年時期,孩子都需要生活中有一個男性參照,這個男性的存在會幫助孩子發展出與人交往的能力,幫助孩子形成自己的框架。如果這個女孩的父親當時沒有離開,也許她在成長的歲月里就能對現實中的爸爸產生信賴、失望、排斥和接納等種種情緒,在她長大之後,就會更成熟的對待與異性交往這件事,也會過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