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10 09:14

LTN經濟通》汽車賣不好 特斯拉還有法寶?

2025/07/10 07:17
   

Megapack 是特斯拉專為公用事業和大型商業專案而設計的大型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彭博)
特斯拉看好儲能利潤豐厚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外界大多只知道特斯拉(Tesla)是全球電動車的龍頭企業,但很少人知道的是,這家公司同時也提供包括太陽能板、儲能在內的能源業務。最近特斯拉更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儲能布局,6月20日和上海市政府、融資公司中國康富國際簽約,將投資高達40億元人民幣(約166億元新台幣),在上海打造首個採用特斯拉超級電池組Megapack的電網側儲能電站,特斯拉稱該項目建成後,可望成為中國國內最大的電網側儲能計畫,而特斯拉之所以會持續發展儲能業務,背後就是看重其豐厚的利潤。
Megapack 是特斯拉專為公用事業和大型商業專案而設計的大型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有助於穩定公共電網及防止電力中斷。 據特斯拉官方說法,每個單元可儲存超過 3.9 MWh 的電能,此電能足夠為 3600 個家庭提供1小時的電力。
而特斯拉最新在上海投資打造的電網側儲能電站,使用的就是Megapack,中國康富國際旗下康嶴能源作為項目實施主體。美國媒體《CNBC》指出,此類電池儲能系統有助於平衡電力供應,而隨著太陽能和風能等間歇性能源導致的供需失衡問題日益突出,這類系統正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早在2025年2月就完工投產。圖為上海電動車超級工廠。(彭博)
彰濱地區最早引進特斯拉儲能設備
早在2025年2月,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就已經正式投入生產。特斯拉預計,該工廠的Magepack年產能將達1萬台,對應儲能規模近40 GWh 上海生產的Megapacks,將向歐洲和亞洲市場出口。這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之外首座海外儲能超級工廠,只花了7個月的時間就完工,據特斯拉說法,今年第1季該廠已生產了超過100個Megapack電池組。
台灣也有多間興建中或是已啟用的設施,採用特斯拉的Megapack電池組,如2021年就有業者在彰濱地區使用特斯拉的儲能設備,用來自動調頻電力併網輔助。遇上停電時在0.2秒內就能瞬間反應,並在1秒鐘內達到全功率輸出救援電網,穩定電網頻率,幫助避免電網潰堤引來更大的危機。
特斯拉旗下的儲能業務,還有家用儲能系統Powerwall。(彭博)
家用儲能系統Powerwall 可預防斷電
特斯拉旗下的儲能業務,還有家用儲能系統Powerwall。據特斯拉官方介紹,Powerwall是款可儲存電力並偵測停電的電池,可把太陽能儲存下來,供用戶在沒有日照時使用,減少對電網的依賴,如果遇到停電的狀況,Powerwall可自動為住家供電。不像發電機需要燃料也沒有噪音,還可以和太陽能搭配使用透過陽光的方式充電,保持家中電器運作不中斷。
Powerwall早在2023年就已經台灣上市,主要瞄準住宅和小型企業的備援用電需求,據特斯拉官網介紹,每台Powerwall的容量為13.5 kWh,代表可儲存13.5度電。而根據台電統計,台灣2024年每戶家庭平均每月用電量約346度,以30天換算,等於每日平均用電11.53度,等於每台Powerwall可支撐1個家庭1天的用電量,由於最多可連接 10 個 Powerwall 電池,消費者可視自身需求,來決定要安裝多少個Powerwall。
特斯拉之所以會持續發展儲能業務,背後就是看重其豐厚的利潤。根據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財報,特斯拉整體營收、獲利都不如市場預期,營收年減 9%至193.4億美元(約5712億元新台幣),整體淨利年減71%至 4.09 億美元(約120.8億元新台幣),背後主因是汽車營收驟降20% ,至 140 億美元(約4135億元新台幣)。
但在財報中可發現,特斯拉能源生產與儲存部門的營收大幅成長,來到 27.3 億美元(約806億元新台幣),年增率高達67%。特斯拉早期投資人格伯 (Ross Gerber) 就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稱,看起來儲能業務挽救了特斯拉一些相當慘淡的財報數字。特斯拉表示,AI 基礎設施的成長,為公司的能源儲存產品創造出巨大的機會,該產品有助於穩定電網、在最需要的時候轉移能源,並提供額外的發電容量。
特斯拉能源生產與儲存部門的營收,在2025年第一季大幅成長,來到 27.3 億美元,年增率高達67%。(彭博)
特斯拉能源事業可能比汽車業務更有價值
華爾街也看好特斯拉的能源儲存業務,摩根士丹利早在2024年7月就上調了特斯拉儲能業務的估值,主因是預期受AI熱潮推動,全球對電力的需求將大幅上升,加上特斯拉有能力在該領域擴大市占率。
摩根士丹利估計,一座完全運轉的「超級儲能工廠」Megafactory,其所產生的利潤,相當於銷售100萬輛特斯拉汽車的獲利。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喬納斯(Adam Jonas)表示:「難怪投資人開始認真看待『特斯拉能源事業可能比汽車業務更有價值』的可能性。」根據LSEG數據,特斯拉的能源儲存與發電業務,在2023年僅占特斯拉總營收的6%,特斯拉的主要營收來自於汽車部門。
摩根士丹利估計,一座完全運轉的「超級儲能工廠」Megafactory,其所產生的利潤,相當於銷售100萬輛特斯拉汽車的獲利。示意圖,圖為特斯拉汽車工廠。(路透)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