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5-06-29 07:42

血管藏在身體裡,醫生怎麼準確發現問題?——揭秘DSA--2

血管藏在身體裡,醫生怎麼準確發現問題?——揭秘DSA--2
可參考如下症狀決定是否接受造影檢查:
1.顱內出血性病變,需尋找出血原因者,尤其是對動脈瘤、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瘺或煙霧病的準確判斷。
2.顱內缺血性病變,觀察病變範圍、狹窄程度、側支循環情況。
3.頭面部富血性腫瘤術前檢查,頭面部及顱內血管性疾病的治療後複查。
4.顱內占位病變,需了解病變的供血來源、血供豐富程度及病變與重要血管之間的關係。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風險高嗎?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操作簡單,所需時間短,風險相對較小,它不直接處理病變,導管到達的位置離病變位置還有一段距離,但醫療操作均有一定風險,常見併發症有穿刺部位出血、血腫、血管痙攣、血栓形成等,一般併發症發生率0.1-0.3%。
小貼士:造影檢查相關注意事項
檢查前:
1.醫護向患者及家屬交待造影目的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和意外,簽訂造影檢查協議書;
2.患者常規術前檢查:包括血、尿常規,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心電圖及胸部X線片。
3.患者術前8小時禁飲食,特殊情況,如急診可經麻醉師酌情適當縮短。
4.患者接受碘過敏試驗:造影擬使用的造影劑1ml,靜脈推注,無心慌、氣短、蕁麻疹及球結膜充血等過敏體徵,注射前後測量血壓波動低於10~20mmHg者為陰性。碘過敏試驗陽性禁止行造影檢查。
5.雙側腹股溝及會陰區備皮,操作時間長的患者要留置導尿管。
6.術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
7.酌情術前24小時靜脈持續給予鈣離子拮抗劑
檢查中:
造影檢查過程中患者要保持安靜,不能隨意轉動頭部;
檢查後:
1.造影檢查結束後須患者平臥並保持穿刺下肢制動至少6小時,臥床24小時;
2.術後定期觀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及動脈遠端搏動情況,及時發現異常並作出相應處理。卒中急救時間決定治療效果,關鍵延誤時間在院前!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