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ison1980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0-10-03 04:42
人生的道路自己選擇
人生的道路不應該理所當然,我們不能這樣看待自己的生命,更不能期待別人的生命應該如此。
最近在中國大陸的媒體上,看到「神童出家」的報導與討論。寧鉑是中國大學少年班的「第一人」,媒體說他非常的聰明伶俐,又很聽話,具備了中國人心目中一個完美兒童的種種要素。
每個人都有選擇人生的權利,別人無權決定
為什麼寧鉑被稱為神童呢?根據《南方都市報》上報導:「寧鉑,二歲半時能背誦三十多首毛澤東詩詞,三歲時能數一百個數,四歲學會四百多個漢字,五歲上學,六歲開始學習和使用中草藥,八歲能下圍棋並熟讀《水滸傳》。」而一九七八年,成為中國科技少年班首批學生,專業是理論物理,直到二○○二年,寧鉑前往五臺山出家。
關於寧鉑的出家引發了社會上的討論,很多人不能諒解這樣一個優秀的人才,怎麼會選擇出家呢?當然也有不少人深表同情的說:「寧鉑的不幸在於,人們加諸在他身上的榮耀和期望過於沉重。所以對於當時還是孩子的他,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也害怕失敗、辜負他人的期望,因此,他失去了自信,甚至對自己渴望得到的東西,也畏首畏尾,不敢伸手去拿。」
我想,不管社會上理性的聲音也好,非理性的聲音也好,都應該還給寧鉑一個自己選擇人生的權利,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決定他人的生命,每個人的人生都應該由自己來決定,而當別人選擇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們所能給予的就只有尊重與祝福。
試圖幫孩子決定未來,卻不管他是否有興趣
包括父母親都是一樣的,以為自己是為孩子的將來著想,而試圖幫助孩子決定未來,覺得孩子應該當醫生、律師…等,卻不管孩子對此是否有興趣。在強迫孩子就範的情況下,往往適得其反,使得親子關係緊張,孩子覺得不被父母所瞭解,生活與學習都非常痛苦,因此,不願意跟父母溝通,跟父母的關係也就越來越疏離。
事實上,孩子絕對不屬於父母,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正如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所寫的詩:
你的小孩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渴望尋求自己。
他們是「經由」你而來,並不是「從」你而來,他們與你生活,但他們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關愛,但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給他們身體一個居所,而不是他們的靈魂,他們的靈魂,居住在明日之屋,那是你不能去,也不能夢見的地方。…
無法達到父親的期許,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
也曾經在《商業周刊》上,看過一篇報導,名為「50歲重新學做人」,這是一篇身為人父刻骨銘心的感悟。內容談到了景文技術學院校長周添城先生,讀高中一年級的女兒,突然得了厭食症(Anorexia),害怕進食,以致一六七公分的身高,卻瘦到僅剩下三十八公斤,這也使得周先生感到非常的心疼。
為什麼周先生的女兒會得到這樣的心理疾病呢?我們可以從他女兒的書信中發現原因,她說:「我永遠沒有辦法成就任何事情,我會成為爸爸的負擔。」…「爸爸給我很多壓力,我一輩子永遠都達不到爸爸的樣子。」
周先生的女兒一定是一個非常乖巧,且有高度自我期許的孩子,她覺得父親在各方面表現都非常傑出且有成就,也希望自己可以像父親一樣,但是卻發現自己似乎不如父親,也無法達到父親的期許,因此漸漸的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最後導致了精神崩潰。
父母的支持鼓勵,讓孩子有自由發揮的舞台
如同雜誌上說到「她永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最近她才對父親吐露多年來的心聲,『爸爸,你說你不在乎,我壓力其實很大,你越說不在乎,我知道,你其實是很在乎的。』他的女兒越來越不放過自己,不斷地比較、自責,內心捲入了一個又一個的漩渦。」
而周先生也就在女兒生病的過程中獲得了學習,也對生命有了不同的體會,後來他讓女兒遠赴紐西蘭,獨立生活,他說:「我採取放任的方式,對待我女兒,我認為要給她空間,也許有一天,她在心智上面開竅了,建構出自己的力量,走出內心的風暴。」
確實是如此,父母應該給孩子的是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舞台,而我們要做的也僅是支持他們、鼓勵他們,放手讓他們去做,他們真正想做的事情。
無須對孩子設限,應該讓他們發展自己的路
這也使我想起,我在加拿大的鄰居,這對白人夫妻擁有高學歷,夫妻倆也都在擔任律師的工作,生活條件非常的優渥。記得有一次,我回到加拿大,看到鄰居先生與女兒正要出門,我們互相打了招呼,我問他:「你要送女兒去上課嗎?」他說:「不,我的女兒已經高中畢業了,我正要送她去上班,她在城裡面的餐廳當服務生。」
我很佩服他態度自然的表現,因為這是許多父母都難以做到的,這也讓我想起泰瑞莎修女所說過的一段話:「最困難的工作就是有勇氣鼓勵別人去走他們要走的路,而這條路是你自己不會去走的路。」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真正愛孩子,就不該對他們設限,讓孩子去發展他們想走的路,即便這條路充滿了荊棘,他們可能會受傷,不過也就因為這樣,他們透過自我的探尋,才能從中獲得學習,也才能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天空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