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洞人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3-11-23 11:03

11/23盤中熱門焦點股

11/23盤中熱門焦點股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今(11/23)日盤中熱門焦點股如下,僅供參考:
(1)充電樁商機發威 飛宏按讚
飛宏(2457)周四高之後欲小不易,早盤以來最價一度觸及62.5元,迄上午10:21的市價暫報59.9元,仍勁揚4.17%。
充電樁商機發威,飛宏旗下金雞母馳諾瓦營收大躍進,占比由去年前三季的8.2%,一舉躍升到36.3%,雖然大環境有雜音,但馳諾瓦樂觀以待,馳諾瓦董事長林飛宏表示,「明年給自己的目標是再成長5成」,並強調「這是比較保守的估計,如果大環境再好一點,應該還可以再往上」。
飛宏拜旗下馳諾瓦業績大躍進之賜,累計前三季營收貢獻達34.18億元,占比快速拉升至36.3%,展望未來,飛宏總經理林洋宏不諱言,飛宏未來成長動能還是來自EV充電樁,就產品別言之,消費電子占比仍高,但需求尚未恢復太多,預期明年電源需求差異也不大,倒是朝充電樁布局的馳諾瓦,一直走在發展性很好的軌道上,明年預期也朝正向發展。
林飛宏也樂看馳諾瓦第四季應可延續第三季出貨動能。林飛宏表示,目前北美仍是馳諾瓦最重要市場,營收占比達六成,其次為歐洲/非洲/中東約占15%,日本占10%,亞太及其他區域約占10%。
馳諾瓦今年前十月AC出貨量達3萬台,DC出貨4千台,不過他強調,光看量不準,因為「AC和DC一個是走量,一個走價,差異很大」,未來馳諾瓦仍會以主打DC為主要策略。
談及明年展望,林飛宏表示,還是有些變數,包括俄烏戰爭及中東衝突未止,美國選舉干擾仍在,另歐洲市場近期對投資趨於保守,近期相繼傳出電動車廠放緩電池投資的消息,短期可能會帶來些影響,不過,他強調,對中長期應該沒有影響。
受惠馳諾瓦營收激增,加上電源板塊朝中高功率方向前進,飛宏今年前三季毛利率達25.76%,較去年同期的13.3%,幾近倍增,展望明年,林洋宏亦樂觀以待,他表示,馳諾瓦明年發展仍向上,對毛利率有正向影響,另電源朝高功率方向走,雖需一至一年半才會發酵,但對獲利結構也屬正向。
林洋宏進一步透露,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很多客人在去中化,因應此需求,擬將東莞既有三個廠合併成二個,以降低成本,相關作業預訂明年初完成,原營收占比二至三成的越南廠則因應訂單需求,持續擴廠。
法人好奇馳諾瓦未來是否有上市計畫,對此,林飛宏表示,應該不會在未來12個月內發生,一來馳諾瓦規模尚小,另考量到全球資本市場現在還很疲弱,集團才剛完成現增募資,應有能力支持馳諾瓦未來12至18個月的發展。(工商時報 鄭淑芳、數位編輯)
(2)迎四利多 虎航臉色紅潤
台灣虎航-創(6757)周四開高之後,持穩在盤上碎步趨堅,迄上午10:24的市價暫報33.95元,上漲1.8%,表現淡定,無畏盤勢上下逾百點大震盪。
公司22日法說會提出四項利多因素,押寶明年客運持續強勁復甦,包括亞太高票價持續,日本地勤缺工舒緩有助航班恢復,兩岸航線逐漸恢復,及台美航班仍將受惠美中運能短缺衍生外溢效應。
虎航為飛日、韓最多航點的國籍航空,為平衡航網,將延伸東北亞優勢到東南亞,為整體營運打造第二成長曲線,正在評估新闢香港航點,搭配澳門,以台灣北中高出發,拓展商務及轉機客。
虎航指出,目前還有開發越南航線計畫,看好中台灣赴越南的台商、移工、外配、轉機等商機,除鞏固現有航點峴港,並計畫拓展台中到胡志明、海防、河內等航線。
虎航專攻亞太區域航線,且日本航線第三季營收占比衝上77.3%,虎航表示將持續新闢東北亞、東南亞航點,預計明年上半年所有航點全面復航,加上機隊數來到17架達高峰,營運續拚新高。
虎航前三季稅後純益13.43億元創新高,EPS為3.19元;前十月營收10.27億元、年增1738.62%。
目前虎航有29個航點、36條航線,是飛日、韓最多航點的國際航空。繼11月1日首航高知之後,虎航12月10日將新增秋田航點,屆時一週赴日班次可望上看101班。
根據虎航董事長陳漢銘的觀察,日本、越南、泰國、香港、澳門出國觀光客開始增加,預估明年來台人數將大增,尤其日本今年國旅補助將結束,明年出國旅遊人口看增,台灣將是日客出國優先目的地之一,航空市場下一個多頭行情即將開始,將成為推升國籍航空業者下一波營收與獲利成長新動能。
虎航表示,疫後多國場站人力不足,航班供給有限 ,且油價、產業相關成本墊高,高票價將持續。而在通膨下,旅客也逐漸能接受這新常態。
搭配機隊汰舊換新,虎航今年有15架飛機,包括租賃8架、購機7架,明、後年機隊增至17架,有助搶攻市占,帶動業績升高。(工商時報 邱莉玲、數位編輯)
(3)盤中熱門焦點股:
1.圓剛(2417):AI新品利多助攻,外資翻多買超千張相挺,放量急攻漲停,彈回40元高檔區。
2.飛宏(2457):明年充電樁看成長50%,加上切入低軌道衛星有潛力,營運迎接春燕,一度攻高8%。
3.晶相光(3530):光學股近期轉強,買盤推升股價攻頂。
4.碳基-新(7719):興櫃戰略新板初登場,軍用無人機題材發燙,剽悍大漲約8成,蜜月行情炙熱。
5.晶豪科(3006):記憶體產業前景改善,IC設計股買氣旺,股價攻百元關卡。
6.鈺創(5351):投入IP市場,加上記憶體產業前景改善,股價大漲攻頂。
7.安國(8054):IC設計廠紛紛搶進矽智財(IP)領域,公司策略投資星河半導體,期有助轉型IP公司,股價強勢漲停。
8.艾華(6204):下半年審慎樂觀營收穩健成長,80.6元形成有力支撐,多方放手一攻拿下漲停板。
9.東哥遊艇(8478):Q4傳統交船旺季,今年營運挑戰2個股本,今早開高觸漲停價406元。
10.中興電(1513):台電大單助威,Q4到明年業績成長可期,放量強彈4.5%,重返季線大關。
11.台積電(2330):外資昨轉賣3142張,今早股價續開低為574元,影響大盤士氣。
12.威剛(3260):TSIA預估Q4台灣記憶體與其他製造產值可望季增9.1%,增幅為半導體製造業之冠,盤初不畏三大法人偏空操作,股價重返百元俱樂部、站上月線。
13.春雨(2012):隨著客戶庫存逐漸去化+中國大陸政策救市,正向看待後市逐漸復甦,另5日線、月線揚升,盤初股價續漲逾3.5%,飛過季線。
14.中鋼(2002):美國當地熱軋報價已站上每噸1千美元,熱軋外銷接單順暢,另大陸金融監管部門傳出正起草房企「白名單」,激勵大陸鋼價轉強,但盤初反回測5日線。
15.官田鋼(2017):外資連3日買超,拉抬盤初股價續漲近3%,登近2個月高位。
16.廣華-KY(1338):股價已區間整理近3個月,近日外資轉趨積極,盤初爆量飆過40關,衝過全短均。
17.聯嘉(6288):供應商大會宣佈與10家供應商建立減碳共識,估今年節電率達5.9%,多頭給漲聲,拚穩30關。
18.台耀(4746):法人看好明年API訂單穩定成長,三大法人攜手連4買,早盤股價續漲,隨後賣壓湧現小翻黑。
19.全新(2455):法說前熱身,股價先衝165元,改寫天價。
20.泰博(4736):轉上市獲准,晨盤揚升近3%。
21.立端(6245):明日將受邀法說,早盤走高約3.6%,挺進3個月高。
22.信錦(1582):明年營運續看成長+外資連3買合計2472張,今早再上跳一階,秀出半根漲停板。
23.康舒(6282):第四季營運不看淡,年增率估逾3成,獲利有望優於上季,早盤再創波段新高點。
24.興能高(6558):重要客戶陸續開案有利明年,多方短暫休息後再出發,拉高近3%。
25.統一(1216):國泰永續高股息調整成分股獲納入,加上投信買超5952張,上攻動能添銀彈,今早攻高近3%創下三個多月來高點。
26.工信(5521):花東鐵路新標案吃補,外資連敲帶量攻高半根漲停板,創下31個月高點。
27.開發金(2883):列高現金殖利率股,近兩日遭外資押寶、投信倒貨土洋對作,晨間壓回至半年線整理。
28.AMAX-KY(6933):AI題材灌頂,蜜月行情燒不停,一度衝高半根停板,再寫天價311.5元。
29.大綜(3147):軟體產品優化,有利挹注營收成長,外資偏多無懼列注意股,日K連7紅,一度大漲5%續闖新高價。
30.上銀(2049):保守看明年景氣,外資卻連11買送暖,鼓舞拉半根停板,衝上波段高。
31.天方能源(3073):資金轉入中小型股,早盤彈升5.6%,企圖收復月線。
32.全達(8068):外資連3日小幅敲進,今早續強突破季線、大漲約8%。
33.正德(2641):BDI指數連3跌,股價貼近平盤狹幅整理,下午法說會登場。
34.聯發科(2454):搭聯發科天璣8300手機將在年底問世,股價續創951元新高後小跌。
35.笙泉(3122):短多資金持續湧入,股價再急拉漲停。
(時報資訊 李慧蘭)
(4)Q4營收續衝 亞翔漲多拉回一度跌停
無塵室及機電工程廠亞翔(6139)周四開高殺低,盤中在上午10:24一度打落跌停板,暫報141.5元,令人側目。不過,該股基本面無礙,本益比與股息殖利率相對有看頭,後市不必過分悲觀。
亞翔今年來受惠訂單滿手,營運表現亮眼,第四季將進入全年入帳高峰,單季營收可望續增長,今年累計前十個月已超過去年全年,已連續第三年創歷史新高,近日在外資買盤持續大買下,股價連續三天創掛牌以來歷史新高,市場看好該公司明年營運展望。
以近幾個月合併營收表現來看,亞翔單月合併營收自今年8月至10月,已經連續三個月營收創單月營收的歷史新高,營運成長動能相當強勁,而累計今年前十個月合併營收已達395.87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成長40.93%,更已超過去年全年的357.38億元,後市再加計第四季合併營收,今年全年營收表現將相當亮眼。
市場法人表示,亞翔第三季營收來到145.66億元,單季營收創歷史新高,主要由於在手訂單維持高峰,也陸續轉化為營收貢獻,外界比較關注的聯電新加坡專案工程,入帳高峰在今年9月底到明年第二季,因此,第四季營收成長持續樂觀,有機會續創單季新高。
目前亞翔手上的大案子,包括與旗下榮工承攬高雄車站地下化及後續地上物商場及飯店統包工程、桃園機場三期航站土木工程及聯電新加坡新廠案,推升在手訂單續處高檔,估已簽約尚未完工的工程合約金額約逾2000億元,明年營運展望也正向。
基本面看好帶動,外資法人近日連續買超亞翔,自16日至22日,外資已連續買超該股五個交易日,合計買超該股達11361張,買超動作相當積極,也推升亞翔股價從上周的125元,上漲至昨日高點158.5元,短線漲幅達26.8%,至昨日為止,股價更是連續三個交易日創歷史新高。(工商時報 張瑞益、數位編輯)
(5)上銀、大銀保守看明年景氣 法人卻按讚
上銀集團旗下上銀(2049)董事長卓文恒、大銀(4576)董事長卓秀瑜,22日線上法說會都對明年景氣持保守看法,卓文恒坦言,目前看不到景氣轉好,期待如機械公會預測,明年第一、二季後,景氣慢慢上來。上銀也積極拓展印度、日本及歐洲等市場,分散風險。
上銀、大銀兩股雖對明年保守待,但法人預期2024年景氣仍將逐漸轉佳,而給予買進的建議。該兩股早盤以來震盪趨堅,迄中場10:36分別暫報上漲3.02%、2.56%,表現不錯。
卓文恒表示,目前看不出來整體景氣有上來的跡象,但只要外在大環境沒有惡化,預估第四季營運約能維持第二、三季情況。上銀明年毛利率要看接單狀況、成本調整,預期變動不會很大,上銀發展工業用機器人、醫療用機器人、單軸機器人及晶圓機器人等產品,並無切入人形機器人計畫。
卓文恒指出,SEMI預估半導體產業景氣從第四季開始好轉,2024、2025年都是很好的成長契機,預期半導體設備會有成長。航太新能源、鋰電池、大型設備、自動化及電動車等產業表現雖不如之前熱,相較之下還算不錯。
卓文恒指稱,歐洲市場下半年比上半年下滑,兩岸市場下滑、日本市場還可以,東南亞市場需求持續,印度是未來幾年可期待的市場,美國市場持平。上銀線性滑軌及滾珠螺桿平均接單量1.5~2個月,客戶目前都是下急單。
法人關切大陸若中止ECFA,上銀因應對策。卓文恒表示,上銀銷售地區很廣,在印度、歐洲、日本及東南亞等市場都有布局,透過醫療機器人、醫療設備、減速機、迴轉工作台等產品推展,減少ECFA中斷的衝擊。大陸蘇州廠增加生產也是其中考慮因素。上銀拓展大陸以外的印度、歐洲、日本及東南亞市場,減少對大陸市場依賴。
歐盟即將實施碳稅,卓文恒指出,上銀已簽署承諾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2021年是元年,每年減碳7%,從製程面從材料、應用新能源及購買綠電等方式進行,目標是2030年減量42%,2050年零碳排目標。
卓秀瑜表示,大銀精密運動及控制元件訂單能見度1.5個月、長單看到明年第一季,微米及奈米及定位系統能見度2~3個月、長單看到明年6月,預期第三季是今年最低點,第四季雖比去年同期差但優於第三季。明年第一季及明年具挑戰性,2024年景氣審慎保守看待。(工商時報 沈美幸、數位編輯)
(6)Q4出貨看旺 金居展笑顏
金居(8358)今無畏盤勢上下大震盪,開高之後,多屹立盤上碎步趨堅游走,迄中場10:41的市價暫報61.7元,揚升1.48%。
金居搶攻高速傳輸商機,總經理李思賢22日於櫃買中心舉辦的法說會中指出,金居已在進行美系CPU大廠第六代平台的材料測試,該公司新產品RG-313應用初步測試結果,可符合PCIe第六代要求的電性水準。
金居的RG系列對應的是高速趨勢,主要應用在伺服器,也是目前市場上較為關注的領域。
隨著PCIe Gen 5伺服器新平台Intel Edgle Stream及AMD Genoa,在去年第四季開始出貨,金居導入第五代伺服器的RG-312,訂單數量開始明顯增加,預估今年第四季,金居RG系列產品出貨量可上看3成。
而外層專用高速銅箔HG及SLD01系列,同樣隨著PCIe Gen5伺服器新平台的量產,出貨量開始明顯增加。
李思賢指出,該公司目前已在進行第六代及第七代銅箔的新產品研發,由於在第六代平台要用到ultra-low loss材料等級,配搭HVLP2銅箔,也就是搭配金居的RG 313,即可符合其要求。
但客戶也在思考,延用第五代材料,只升級銅箔,改善傳導損失,而不升級材料,如此一來,性價比較高,就不致發生第四代平台換代時,發生成本大增的問題。
李思賢強調,第六代平台的測試工作,已進行一年,該公司新產品RG-313應用初步測試結果,可符合PCIe第六代要求的電性水準。
金居也已成立電性實驗室,有專業人員進行此一測試,並有機會拿到實驗室認證,未來該公司的測試結果,有望獲得客戶直接認可。
金居第三季14.14億元,毛利率11.35%,稅後純益9228.9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37元,與去年同期相較,今年第三季營收數字略降,但營業毛利優於去年同期,主要是產品組合優化結果。
該公司未來將持續推出差異化產品與開創新市場,包括汽車電子用厚銅、FCCL專用銅箔及高頻材料等。
根據研調機構Digitimes Research預估,2023全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可能會衰退17.8%,但隨著庫存調整結束,以及Intel、AMD伺服器CPU新平台出貨增加等因素的帶動,全球伺服器市場在2024年將可望年增21.5%,重回成長。(工商時報 李娟萍、數位編輯)
(7)新品點火明年迎轉機 笙泉觸漲停
笙泉(3122)現階段庫存調整已經接近正常水準,業績上是朝季對季成長為目標。展望2024年,有鑑於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加上新品效應,笙泉可望迎來新一波成長。笙泉股價開高,早盤後更一度攻上漲停。
笙泉受大環境不佳等影響,今年前三季稅後虧損4636萬元,每股虧損1.17元。笙泉在業績上是朝季對季成長為目標。至於庫存部分,笙泉去化符合年初預期,目前庫存已經接近正常水準。
笙泉在儲能方面,已量產32bit M3新產品,往儲能、充電樁等相關產業布局。節能方面會與晶圓代工廠合作開發超低功耗MCU,預估明年第四季有結果,另外,也將以節能的BLDC直流無刷馬達為重點產業,搭配之前投資芯旺科技的Power IC技術,以整體性解決分案與BLDC module做為市場推廣。
另外,瞄準車用市場發展性強,笙泉積極往車規與低功耗領域發展,預期明年新品效益可期。
面臨大陸的競爭與景氣疑慮,笙泉逐漸往海外發展,目前海外獲利佔比,從2021年的22%提升到今年的39%,公司除了已布局的韓國、印度市場外,近期東南亞也往越南布局,歐洲方面,在土耳其、義大利等國家也開始布局。
展望2024年,因為現階段庫存去化疑慮漸除,市場需求回升,新品效益顯現,笙泉可望迎來新一波成長。笙泉2024年主要新產品布局以儲能、節能、能源管理三個面向前進。(時報資訊 王逸芯)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