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包 發達公司副總裁
來源:股海煉金   發佈於 2008-09-29 21:52

太陽能朝不保"矽" 替代材料風潮興起

太陽能朝不保"矽" 替代材料風潮興起 薄膜太陽能百家爭鳴
矽晶原料價格居高不下,為避免過度依賴矽晶材料 產生的風險,薄膜太陽能使用的材料五花八門,也因此 發展出與矽晶太陽能截然不同的多面向,大緻上可分為 矽薄膜(a-Si/mc-Si)、化合物半導體薄膜((CdTe/CIS/ CIGS)和其他等3大類,其中的矽薄膜由於材料取得容易 ,且相對環保安全,為目前台灣薄膜太陽能的主流,投 入廠商包括綠能 3519(TW) 、聯相、宇通、旭能、奇美 能源、富陽、大億光能等。
據了解,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最早商業化,又分為非 晶矽和微晶矽,由於採玻璃基闆,沒有矽晶缺料問題, 同時兼具模組成本和耗能都較低的優點,加上大尺寸的 應用以及高透光性,能直接應用在建築物上;缺點則是 效率低。
相較矽晶太陽能電池平均 15%的量產轉換效率,以 綠能投入的8.5代非晶矽薄膜電池目前隻有6%,將以 7% 為目標,轉換效率隻有矽晶太陽能電池一半左右,不過 ,更新的堆疊式 (tandem junction)矽薄膜將能使轉換 效率提高到 8.5-11%,同時長時間的衰減問題較小,或 許考慮到堆疊式矽薄膜的發展,綠能在矽薄膜產能的擴 充腳步相對保守。
看好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發展,要夠快夠大,台灣薄 膜太陽能廠多採取先量產搶市的策略,產品朝透光、外 型等多樣性發展,再積極切入堆疊式矽薄膜;聯相光電 總經理王修銘就曾指出,聯相的薄膜產品除追求更好的 透光性,在搭配建築物的應用上也講究美觀,而益通 3452(TW) 轉投資的宇通光能,則是直接投入堆疊式微 晶矽薄膜量產技術,第一條60MW產線轉換效率達8.5%。
因為轉換效率問題的考慮,化合物半導體型的碲化 鎘(CdTe)和銅銦硒(CIS/CIGS)成為太陽能業者著墨的材 料族群,轉換效率約在10-18%之間,接近矽晶太陽能電 池的轉換效率水準,同時完全替代矽材料,成本相對較 低。
美國第一太陽能 ( FSLR(US) )是最為人熟知的碲化鎘 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商,目前轉換效率約 9-10%,最高可 達16%,成本約每瓦1.1美元,由於最早實現量產和低成 本,股價上也相對其他太陽能廠擁有較高的評價,以26 日周五收盤價207.13美元,就比矽晶太陽能電池廠如 SunPower( SPWR(US) )83.16美元高出近1.5倍。
不過,碲化鎘薄膜電池如果快速規模發展,同樣會 面臨材料短缺的疑慮,畢竟碲元素相當貧乏;此外,這 種電池大量使用劇毒元素鎘,也會成為未來發展的限制 因素,據了解,儘管碲化鎘化學性質相對穩定,若遭受 劇烈撞擊、焚燒、雷擊等特殊情況,仍有安全疑慮,台 灣業者也不予青睞。
更高轉換效率的銅銦硒化物(CIS/CIGS)成為台灣薄 膜太陽能電池業者的考慮方向,包括亞化 1715(TW) 、 川飛 1516(TW) 和新能光電都選擇投入CIGS薄膜太陽能 電池;新能光電董事長張錦龍表示,目前新能的CIGS薄 膜電池轉換效率8%,預計 7個月後可達10%,1年半後達 12%。
據了解,CIS/CIGS(銅銦硒化物)吸光範圍廣,且穩 定性高,轉換效率若利用聚光裝置的輔助,實驗室可達 30%,標準環境測試下也可達到19.5%,媲美單晶太陽能 電池,採軟性塑膠基闆的大面積製程,最佳轉換效率也 能達到 14%以上,不過,產品良率較低,使得成本相較 其他薄膜電池高,所以發展較慢。已知投入大廠如德國 Wurth Solar、美國NanoSolar、日本Honda等。
除了矽薄膜和化合物半導體薄膜,太陽能業者也持 續發展其他材料薄膜電池,例如色素敏化染料薄膜電池 以及有機導電高分子等。據工研院資料顯示,染料敏化 太陽能電池成本約矽晶太陽能電池的10-20%,結合染料 和奈米結構電極,不但可作為室內光源發電,也不受日 照角度影響,缺點則是轉換效率低,約4-8%。
台灣目前已有永光 1711(TW) 和福盈 1787(TW) 投入 染料敏化薄膜電池的材料生產,不過目前尚未進入商業 生產階段,以工研院目前研發的染料敏化薄膜電池,轉 換效率約6%,預估3-5年內就可商業化。
※薄膜太陽能電池類型和台灣廠商一覽表 ---- 材料類型 台灣投入廠商
矽薄膜 綠能、聯相、宇通、旭能、奇美能源、富陽、大億光能
碲化鎘 (none)
銅銦硒 亞化、川飛、新能光電
染料敏化 永光、福盈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