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指蝦子富含蝦青素,適量食用不會惡化血脂肪,反而有助抗發炎、防癌與心血管疾病。
有些人不敢吃蝦子等帶殼海鮮,擔心膽固醇會過高。對此,腎臟科醫師表示,根據國外研究,即使是連續3周吃蝦,體內好的膽固醇(HDL)增加了12%,增加幅度遠大於壞的膽固醇(LDL),因此,吃蝦不會惡化血脂肪,且蝦子富含蝦青素,適量食用有助抗發炎、防癌與心血管疾病。
江守山上《健康好生活》節目中指出,有位50多歲的上班族,罹患高血脂十幾年了,這十幾年,也沒有吃過蝦跟蟹,在診間指深怕吃了帶殼海鮮,會膽固醇飆高、血管會堵住,但他認為這些恐怕都只是幻想。
江守山表示,1996年洛克菲勒大學附設醫院做了一個18個人的前瞻隨機交叉研究,讓受試者連續3個禮拜,食用帶有蝦頭的蝦子,這樣高膽固醇飲食,每一天攝取是591毫克,幾近是當初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的上限─300毫克的1倍。
江守山表示,3個禮拜後,受試者體內的壞的膽固醇(LDL)增加7%,表面上看起來很不好,會敗壞血管,可是好的膽固醇(HDL)增加了12%,所以作者研究結論是,蝦子雖然是高膽固醇食物,但不會惡化血脂肪,且受試者是連續吃,大部分人不會連續吃,一般人可以放心吃蝦子。
江守山表示,蝦子裡面蛋白質比例雖然不特別的高,100克有13.9公克,但它跟魚類一樣,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且熱量只有豬肉的一半,吃蝦比較不容易胖,此外蝦子還含有蝦青素,其抗氧化力比β-胡蘿蔔素高10倍,有助對抗發炎、防癌、心血管疾病等。
對帶殼海鮮是膽固醇大地雷的說法,無毒教母譚敦慈上《醫點不誇張》節目中指出,大家常說蝦子等帶殼海鮮,就是膽固醇很高,其實人體膽固醇都是70%是人體自己製造,其實你只要適量吃,她覺得都是沒有問題的,反而是去吃韓式烤五花肉,那膽固醇還可能比帶殼海鮮高很多,因此,關鍵不是有沒有帶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