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ison1980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1-01 11:15
後ECFA談判年 兩岸新挑戰
-建國百年經濟展望專題之4(中央社記者林淑媛台北2011年1月1日電)兩岸經合會架構啟動,官方對官方制度化協商展開,雙方在經濟議題發展出的密切互動關係,讓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進入新紀元,建國百年,兩岸進入後ECFA時代談判年。
ECFA(兩岸經濟協議)去年6月29日正式簽署,9月12日生效,兩岸協商重點開始聚焦於ECFA實施與後續投資保障等4項協議的談判。可以預見的是,馬政府至2012年之前,兩岸關係重點除了ECFA,還是ECFA。
事實上,ECFA是一個經濟合作「架構」,除了早期收穫清單(提前降稅、市場開放)部分是最具體結果,最快上路實施,其餘的兩岸經貿重大議題,都必須透過雙方建立的ECFA兩岸經合會架構進行協商。
ECFA後續協商議題主要分為4項,一是去年8月即展開協商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另外3項,包括針對未納入早收清單的5000餘項貨品(農產品除外)進行降稅協商的「貨品貿易協議」;未納入早收清單的「服務業貿易協議」,以及負責仲裁ECFA經貿糾紛的「爭端解決機制協議」。
不管是早期以出口為主的台商投資,「投資帶動貿易」驅動兩岸貿易額高速成長,還是近期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結構轉型,台商轉攻大陸龐大內需,兩岸投資貿易關係只能向前走,無法回頭;日本、韓國等亞洲鄰國,也爭相與被譽為「世界市場」的中國大陸加速結盟。
經貿官員分析,在兩岸簽署ECFA後,國際市場競爭宿敵韓國即動作頻頻,中國大陸與韓國可能在今年內展開談判,ECFA加上中韓自由貿易協定 (FTA),可能讓東亞經貿版圖發生翻天覆地改變。
官員坦言,「中韓FTA今年如果展開談判,勢必壓縮ECFA後續談判時間」,因為台韓兩國產品競爭性強,誰能先與大陸談完,誰就能享有市場開放利益,「談判就像是在跟時間賽跑,這點讓我們很緊張」。
不過,未能納入ECFA早收清單項目貨品,對兩岸而言,都是敏感性很高的產品。工業局官員表示,貨品貿易後續談判相當複雜,正準備與業者密集進行溝通,「正常國家談判需要2年以上時間,時間很趕」。
未來貨品貿易協議談判,台灣爭取重點鎖定工具機、石化、汽車整車以及面板等台灣具競爭力的強項,儘管後有韓國追趕,官員說,「只能盡力」。
ECFA後續談判不只貨品,目前進行中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不管是投資人定義、爭端解決機制、台商人身安全、財產徵收等,都涉及1、20年來兩岸敏感政治因素。不過,兩岸投保協議已列為第7次江陳會簽署優先目標,是最可能在今年簽署完成的協議。
另一個可能簽署完成的協議,是兩岸爭端解決機制協議,這項協議主要目的是作為ECFA執行過程中的公正仲裁、調處機構。
ECFA簽署、生效後,兩岸從過去的政治對話,正式進入實質經貿議題談判階段,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的組成,開啟兩岸官方與官方制度化協商新頁。任何一項協議簽署,都將對兩岸經貿,乃至於東亞經貿布局產生關鍵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