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11 05:26

史上第一遭 ! 黃金價值超越美債 金融時報揭「背後推手」

2025/09/10 11:38  
對於黃金價值超越美債,金融時報揭1原因造成。(路透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最近市場流傳一張圖表,顯示了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價值超過了美國公債,這是否意味著後布雷頓森林體系世界的轉捩點?對此,《金融時報》指出,全球對於川普政府經濟政策制定的擔憂,自然而然地與長期以來對美元武器化的擔憂交織在一起,的確有部分央行正在撤出美國國債,轉而持有黃金,但是否構成「拋棄美債」的事實,並非如此。
《金融時報》表示,這兩條曲線的交叉,主要是2025年金價飆升38%所造成,而非各國央行全面減持美債。
根據美國財政部TIC報告,截至6月底外國央行持有美國國債約3.9兆美元(約新台幣118.1兆元),但自6月底以來,金價已進一步上漲10.5%,將黃金儲備總價值推高至約4.2兆美元(約新台幣127.2兆元),超越美債規模。
儘管最終數字要等10月官方更新才能確認,但除非各國央行並未在7月、8月大規模增持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05兆元)的美債,否則「黃金超越美債」的交叉點幾乎已成事實,這是否意味著央行「拋棄美債」,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據報導,各國央行的黃金持有量在2009年3月觸底,此後一直穩定增持。因此,這兩條曲線的交叉,主要是2025年金價飆升38%所造成,而非各國央行全面減持美債。
各國央行自2009年起確實在逐步增加黃金,但速度並未出現劇烈加快。而美債的市值仍低於五年前通膨衝擊前的水準,因此顯得相對萎縮。換言之,這數據是反映了市場價格變化,而不是央行資產配置的劇烈轉向。
對於各國央行真的在從美債轉向黃金嗎?金融時報指出,確實存在這種趨勢。黃金被視為「無主權風險資產」,在美國頻繁動用金融制裁、美元「武器化」的背景下,各國央行傾向於持有更多黃金來對沖地緣與貨幣風險。
這對美元信用來說,是隱性警訊。因為美債仍是全球流動性最強的資產,但央行不再將其視為「唯一核心」,而是與黃金並列,代表著美元霸權的相對地位正被稀釋。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