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4-08-19 06:12

〈財經週報-時事求是〉另一場貿易戰

2024/08/19 05:30  
中國過剩商品尋找去處,其他國家則祭出反傾銷手段對抗。(法新社)
■魏錫賓
美中貿易對抗演變成科技戰,經濟已難再維持高度成長的中國,消費力持續顯現疲態,而對美出口又陷衰退;內外需求均落入低潮後,過去建立的「世界工廠」,需重新尋找過剩商品的去處。中國與其他國家正掀起新的貿易戰。
國際貿易曾經長期興盛,每年貿易量的成長率都高於全球平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率,而出口也成包括台灣在內等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引擎;不過,在2009年金融海嘯之後,全球貿易量的成長率已慣常地低於經濟成長率。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最近10年,僅有2年的全球貿易量成長高於實質經濟成長率。在經濟成長趨緩、總人口增加速度下降,以及全球資源與財富分布不均下,供需難以匹配的情形到處可見,不少商品也因產能過剩而面臨更激烈的國際競爭,在經濟陷於停滯時,尤為嚴酷。
為消化過剩產出,低價競爭成為最方便有效的手段,各國也因此陷入傾銷與反傾銷的對抗中。WTO的資料顯示,2021年各國課徵的反傾銷稅案達到286件,創下1995年來的最高數量。出口金額已多年排在全球首位的中國,一向是爭議的中心,近30年(1995至2023年)共被課徵反傾銷稅1198件,約占所有國家合計的四分之一,比排名第2多的韓國多了近900件。
在內需不足,且美國對其加徵關稅下,中國更積極地向外尋找出處,希望消化部分產業過剩的產出,但因經濟體龐大,每每成為其他國家的產業巨震。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中國2024年上半年出口約1.7兆美元,僅較前一年同期成長3.6%;不過,占總出口超過95%的工業製品出口金額超過1.6兆美元,相當於西班牙、韓國的GDP,因此稍一轉向,就易捲起產業大浪。
在中國出口的工業製品中,機械與運輸設備出口占了一半以上,讓歐美廠商頭痛的「陸路車輛」出口延續多年的高成長。2024年上半年,中國各種車輛的出口超過1千億美元,較前一年再增加15.2%,估計全年將首度突破2千億美元,約為肺炎疫情前2019年的2.5倍。
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23年中國對美出口大減約13%;不過,有俄羅斯成長約47%、伊朗近9%等補充;而2024年上半年,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到達瓶頸,出口成長最多的是巴西、印尼、瑞士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國。
在WTO的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分析報告中,2023年國際貿易衰退,主要是因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出口大降28%,以及以製造業出口為主的亞洲國家出口減少所致,WTO預測國際貿易量將在2024年恢復成長,較2023年提高2.6%,2025年可再成長3.3%;然而,因產業表現不一致,貿易爭端不一定下降。
國際貿易量可能繼續成長,但前路依然險峻,且貿易方向已經改變。美國依然是中國商品的最大吸納國,可是中國已非美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在貿易版圖的重劃中,各種對抗不會停歇。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