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03/327.jpg)
-
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5-08 15:33
05/11號傳真稿筆記
陸資買房搶先自由行
再過二周,台灣精華地段房地產,格局將大不同。政府將於五月底公布陸資來台投資項目正面表列,其中陸企可望投資台灣商辦、廠房、業務人員住宅,賦予台灣房地產全新的生命力。
永慶房屋豪宅首席顧問葉國華透露了一個數字,最近台北市豪宅看屋人氣驟升,陸資比例估計有五○%之譜。這一批生面孔,體會得到當年陸資進軍香港房地產的驚奇表現,因為不受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限制,搶在陸資鬆綁前卡位台灣房市。
根據房地產業四面八方訊息,去年五二○之前陸客看房團大張旗鼓,今年相同場景將重現,不同的是,去年雷聲大雨點小,實際成交極低,今年兩岸交流已擴大,台灣政府也將開放配套措施,不僅是有辦法的散客,檯面上的「大腕級」陸企人士,也透過喊話與策略聯盟,明確表達實際投資台灣房地產的興趣。
陸資投入房市將化暗為明
最近訪台的上海置業集團主席施建就公開宣稱,「只要政策開放自由行,五座、十座高爾夫球場,我都想買!」北京幸福人壽董事長孟曉蘇也想投資,還說要「找大陸人來台灣買房子。」而碧桂園更直接,找了遠雄策略合作,合資投入兩岸房地產。
根據政策方向,現階段並不打算開放一般陸資投資台灣房市,只能是陸企購置自用不動產。循這個角度,陸資進入台灣房地產,第一個發酵的一定是商辦大樓,第二個則是從陸籍幹部住宅需求發酵。
問題來了,三萬坪的空間,可以容納一萬名員工,陸籍幹部將來會在台灣趴趴走,總要找個據點安家,有能力的陸企此時可以直接以「業務人員住宅」為由購置住宅大樓,要不就是租賃為員工宿舍。情況好比台灣外派人員,通常外派住宅需求都較為高檔。
營建股策略方向影響股價
循此角度延伸,不難理解精華地段豪宅、商辦將來受歡迎的程度了。最近,租金相對信義計畫區與敦化商圈便宜的內湖科技園區,有一棟「飛天科技大樓」打算整棟出售,總金額超過三○億元,據悉已有一家陸企準買方,甚至殺價成數比台資企業低,銀彈充足。
股價說明一切,低價如冠德也好,高價如華固也罷,波段漲幅倍增的這幾家營建股,搭上的都是陸資來台時令題材。信義計畫區為台北市首善之區,也是陸企來台設點的首選;商辦則如前所述,會是陸企投資第一波發酵的房地產;至於觀光飯店,則是著眼目前處處可見的陸客人潮。
台肥、國壽、新壽總其成
房地產的發展是需要想像空間的,當資金潮真正開放湧入,就不排除會有當年香港九七之後的榮景,如同戴德梁行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顏炳立所言,「現在沒看到,不代表未來看不到,香港一坪最高都有六百萬元,為什麼台灣未來三百萬元不可能?」
很明顯的,營建股、資產股的大漲,已經預告將來房地產的想像空間。當然,還是一句老話,要挑選投資標的,仍需以擁有精華地段商品者為優先,單純走普通住宅路線,想像空間不若商辦及豪宅為大。另外,全方位的資產價值提升,也會帶動資產股的評價空間,但匯集到最後,仍是只有台肥、新壽、國壽最具看頭。
觀光休閒陸資興趣高
但另有一個房地產市場是不容忽略的,亦即觀光旅館、遊憩設施等。依照相關部會消息,首波開放陸資來台投資項目,旅館、餐廳是其一,遊憩設施是其二,此項目的開放,算是開放陸客來台觀光的相關配套。
在中國總理溫家寶一句「爬也要爬到台灣」的帶動下,大陸各省市紛紛號召赴台旅遊,人數多到台灣幾乎要吃不消,但趨勢已成型,觀光景點及旅遊需求,未來仍會是台灣重要的發展項目。
士林三寶士紙想像空間大
陸客充斥台灣,已經是進行式,相關的觀光休閒業受惠,另外,被視為陸客必遊景點的「士林夜市」、「故宮」,也帶來很大的想像空間。
士林三寶曾經是台灣重要的資產股,最近拜陸客激增之賜,又成為焦點。不過,三家公司雖然都有大筆資產在士林區,分別是士電的七千五百坪,士紙的一.三萬坪,與新紡的一.五萬坪,但在股價表現上卻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