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實力養成   發佈於 2023-10-25 07:17

零成本存股 最快5年回本爽領息

劉宗志
2023年10月24日 週二 下午5:10




零成本投資是不少投資人追求的重要目標,尤其是在「心理層面」上,達成目標後抽回本金,剩下的投資部位再怎麼波動,都是「多賺的」,因為這筆錢不論是賺是賠,都不會影響已經拿回口袋的「本錢」。
當然,在投資過程中,不少人為了求快,或是受不了波動,反而降低目標達成率,這時候,投資人應該回歸零成本投資的本質,釐清觀念、研究達成的方法,在投資路上才會可長可久。
本錢拿回來後,剩下的部位讓它自己「錢滾錢」,是許多人想要達成零成本投資的目標。其實,零成本投資就是「投資部位在N年翻1倍」的意思,運用在零成本「存股」或是「存債」方面,就是把領到的股息或債息(再投資)以及買賣價差,全部都計算進來的報酬率,在績效達成100%時,代表投資人回本了,達成零成本投資目標。
但是,在達成「零成本投資」的過程當中,投資人要先釐清兩個重要的觀念:
1.為了加快「零成本」速度,所以就買高配息的投資商品?
這樣的觀念其實有盲點,舉例來說,高配息債券(非投資等級債券)違約的風險通常都比投資等級債高,套句股市常聽到的話「賺了股息、賠了價差」,如果違約出現的話,債券基金的淨值勢必減損,這時候可能就會「賺了債息、賠了價差」。
因此,投資人不是不能買高配息的產品,而是要知道自己的風險屬性,不是利息高就好。同樣的狀況也適用在高配息的股票或ETF。
這裡要特別提醒,殖利率和報酬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投資要看總報酬,而不只是高配息。簡單來說,領了股息後,手上持股的價格還必須填息,才算是真正賺到股息,也就是達成了高殖利率的目標,否則這筆錢只是左手換右手、自己配給自已,一旦遇上價格表現不如預期,也就是所謂的「貼息」,投資人不但沒賺到高殖利率,還可能倒賠。
2.為了加快「零成本」速度,所以就「借錢」開槓桿?
槓桿投資任何商品,都會讓原來的風險變大,就像「融資」買股票、操作期貨或選擇權一樣,放大「可能」獲利幅度的同時,風險也放大。
一般來說,投資預期報酬越高、風險通常會越大,例如股市的預期報酬比債市高,但是風險也比債市大,投資人只能在兩者當中取得平衡,不可能要求報酬如同股市一般高,同時風險又要像債市一樣小。
所幸,投資人可以考慮用股債等低度相關的投資工具,來進行配置,好處是在相同的風險波動時,有機會取得較好的報酬率,或是在相同的預期報酬率上,降低波動風險。投資人在了解零成本存股與存債的方法之後,可以考慮股債配置,要達成中長期的投資目標並不難。
股息滾入再投資 加快翻倍速度
不少投資人都認為,股票相較債券是波動比較大的商品,有機會「快速」達成零成本投資的目標。這樣的觀念只對了一半,從歷史經驗來看,股票的長期報酬率較高,投資人的確比較容易以較短的時間,達成零成本投資目標,不過,報酬與風險是一體的兩面,想要越快達成零成本投資目標,就要有承受越大風險的準備。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股票今年上漲3成,明年可能下跌1成,平均年報酬率還有10%,那麼債券可能就是今年上漲8%,明年只上漲2%,平均年報酬率只有5%,但是債券的價格變動沒那麼大。因此,今年進場的股票投資人比較開心,因為股票「賺了3成」大勝債券,但是明年進場的投資人會有些煎熬,因為股票「賠了1成」,遠遜於債券還有2%的正報酬。
運用72法則 計算零成本存股所需時間
至於存股,一般就是想要比定存利率高些,但必須是相當穩定的標的,以台股長期平均殖利率4%為前提來看,根據72法則,18年後你的存股會翻1倍,等於你已經拿回本錢,剩下的部位就是一種「零成本」的投資。
實際上,長期股市報酬率當然遠大於4%這個數字,但是波動也很大。而存股的重點在於「存」這個字,目標是要「長期」以及「穩健」,投資人自然會選擇穩健的標的,或是運用投資組合的配置概念,來降低波動風險。
至於如何達成零成本存股的目標呢?其實,存股可以不用侷限於選個股,投資人也可以選整個市場、區域,也就是存一籃子股票,在相同預期報酬率下,存一籃子股票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分散風險、降低波動度,或在相同的預期風險下,預期報酬率較有機會贏過單押個股。
投資人可以先對股票的長期報酬率有一定的了解,未來在進行「零成本存股」的過程當中,就能夠有一個「標竿」可以參考。
資本利得+配息滾入投資總報酬勝大盤
台股(大盤)指數是大家熟悉的「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只能看出「資本利得」狀況,而另外一個「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也就是台股報酬指數,是一種總報酬指數的概念,反映了資本利得加上配息再投資下去的總報酬,建議投資人以台股報酬指數作為長期投資總報酬的「標竿」來參考。
舉例來說,今(2023)年5月底為止,大盤指數收在16578點,相較於2013年5月底的8254點,10年來漲幅約101%,同期間,台股報酬指數漲幅為192%。
101%與192%這2個數字的差異從何而來?假設小明和小華10年前各投資100萬元在追蹤台股指數的ETF上面(不計相關手續費、稅、內扣費用、追蹤誤差等狀況),小明每年領了股息就拿去花掉,小華則是每年領了股息後又全數再投資下去,10後的現在,小明的投資部位市值成長101%來到201萬元,小華的投資部位則是成長192%來到292萬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