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1-20 07:11

大立光匯損超標 電子皮繃緊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2011.01.20 04:11 am
光學元件龍頭大立光昨(19)日公布去年稅後純益40.4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30.16元,賺約三個股本,創下歷史新高,但因新台幣急升,去年第四季出現高達3.1億元匯兌損失,高於市場預期。
電子業法說會本周起陸續登場,預料匯損地雷一一引爆。
大立光昨天舉行法說會,參加法人擠爆會場,顯示台股股后的大立光深受法人青睞。展望今年第一季,大立光董事長陳世卿表示,歷年第一季都是光學廠的淡季,但今年第一季季減幅度低於往年,不過,因營收下降,毛利率較上季小幅下滑。
大立光去年營收123.51億元,年成長51%,這是大立光成立以來,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稅後純益40.46億元,比2009年成長63%,創歷史新高。儘管大立光第四季營收逐月走高,卻因匯損而侵蝕獲利,原本市場預期第四季匯損約1億元,實際匯損金額令市場大吃一驚。
科技廠第四季籠罩在新台幣升值的陰影下,即使去年底央行力守新台幣兌美元匯率30的關卡,多數會計師都要求上市櫃公司依台灣銀行實質匯率來評價。
大立光財務長邱東泉表示,以新台幣對美元匯率29.13評價,大立光第四季匯損3.1億元,使得大立光第四季業外損失擴大為2.82億元,去年第四季稅後純益11.12億元,比前季下滑10.03%,單季每股稅後純益為8.29元。
陳世卿強調,大立光今年營收持續成長,將再創新高,以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成長動能較強,今年在大陸的品牌手機市場會有顯著的成長。今年持續擴產,資本支出不會低於15 億元。
陳世卿表示,中國手機品牌廠朝高階智慧型手機發展,手機內建數位相機高達500萬畫素,過去大立光出貨的主要是以歐美市場為主,但今年在中國的成長可期,中國市場占營收比重有機會達到二位數。
鏡頭應用今年仍以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成長性最高,陳世卿透露,800萬畫素開始出貨,但要看手機大廠的推出的進度,不見得成為主流,大立光在500和800萬畫素的比重逾60%。至於平板電腦則是採用雙鏡頭,目前是300萬畫素和500萬畫素。
電視內建鏡頭是未來可能會發展的方向,據了解,大立光的鏡頭已開始內建到機上盒,陳世卿也表示,有廠商開始推出3D手機,3D會比原本的鏡頭再多一顆。由於手機要作得薄,因此光圈要大,鏡頭的鏡片數就會提高,對鏡頭廠相當有利。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