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20 00:15

風水輪流轉!英特爾曾計劃以200億美元收購 20年後望靠輝達救命錢翻身

2025/09/19 09:53  
英特爾在2005年曾考慮以200億美元收購輝達,20年時間過去,如今雙方的角色已完全互換。(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過去曾計劃以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036億元)收購當時還只是小公司的輝達(NVIDIA),這筆交易最終遭英特爾董事會否決。20年的時間過去,如今雙方的角色已完全互換,現在輝達將以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08.5億元)入股,英特爾希望透過透過這筆資金和雙方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能拯救這家深陷困境的公司。
綜合外媒報導,早在2005年,英特爾時任執行長歐德寧(Paul Otellini)曾提出以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036億元)收購輝達的計劃,因為當時他認為GPU(圖型處理器)可能會徹底改變資料中心。一些英特爾高層認為,圖型晶片的設計最終可以在資料中心承擔重要的新工作,而這種方法最終將主導AI(人工智慧)系統。
但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董事們對於史無前例的價格,以及英特爾過往糟糕的收購紀錄感到猶豫,如果這項交易能達成,將是英特爾至今最貴的收購案。面對董事會的質疑,歐德寧最終選擇放棄,他的提案也因此不了了之。事後回顧這筆交易,一名與會人士坦言,那是一個「決定命運的時刻」。
輝達隨後抓住了英特爾錯失的時機,在英特爾固守傳統處理器的同時,輝達預見了AI革命,在ChatGPT成為全球矚目焦點之前,就已經研發出完美適用於AI訓練的專用晶片。隨著科技巨頭競相建置AI基礎設施,他們也紛紛轉向輝達的現成解決方案。
如今,輝達已成為AI晶片之王,更登上全球市值龍頭,反觀曾經的半導體巨頭英特爾卻步履蹣跚,未能從AI熱潮中獲得任何提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輝達的市值無法與英特爾比擬,現在卻超過4兆美元(約新台幣120兆元),是4兆美元俱樂部全球首名成員,而英特爾的市值已不到1500億美元(約新台幣4.52兆元)。
以業績表現來看,輝達的全年營收接近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03兆元),很快地每季營收將超越英特爾的全年營收,光是資料中心的業務,就讓其他晶片公司相形見絀。
在AI領域,過去英特爾曾進行多次收購,包括2016年收購Nervana Systems,以及2019年收購Habana Labs,但都無法和輝達今天的地位相提並論。今年甫上任的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表示,英特爾「短期內」不會與輝達的高端系統競爭。與輝達的合作也被認為是「偽裝成合作的讓步」,英特爾承認,他需要這家曾經被考慮為收購標的的公司,才能在AI驅動的運算領域保持競爭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