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5-08-13 07:59
一根並不存在的起跑線—3
一根並不存在的起跑線—3
兒子五年級的時候,我們認為他將來必須出國上學,這樣下去實在不行。於是我們替他轉學去了一座名叫「外語試驗學校」的寄宿私立學校。一是想讓他把英語學好,二是想鍛鍊他住校自理的能力,三是一個班只有35個學生,可能和老師有更多的交流。
第一個目的效果有限,這個學校的英語老師同樣都是20多歲的小姑娘,只不過有英語名字而已,英語說得還可以,但是也不過就是按教學大綱教。她們想給我兒子取英語名字,我書面表示拒絕,說這個事情將來由我兒子自己決定,你們現在就叫他中文名字。
第二個目的也完蛋了。我們每個學期交了住宿費,七個小男孩晚上關在一間屋子裡睡覺。腳臭味一熏,加上此起彼伏的呼吸道感染咳嗽,第二天早上六點半叫起來在北京的空氣裡面跑步!我草泥馬的。這麼小的孩子,一晚上睡覺不足九個小時!中午因為老師們想睡,又強迫孩子們在宿舍里睜著眼睛躺兩個小時。這麼一弄,我兒子過不了一個月就會呼吸道發炎一次,咳一個月。不行!
於是我把孩子天天接回來。晚上九點回家,吃點東西,彈幾下鋼琴,10點睡著,第二天早上7點20起床,在車上吃早餐,8點到校。這樣,每天保證我的兒子有九個小時的睡眠,而且不用早起跑步,成了他國小五、六年級我的主要任務。在2010年春天我左腳受傷了,我練會了用右腳一隻腳開手動檔汽車,仍然每天接送。
第三個目的實現得最好。我和他的班主任,一個退休後返聘的老太太,成了好朋友。我沒有賄賂過她一分錢,只在她因為「甲流」感冒被隔離的時候,送給她了一瓶我用鹽炒的乾果,而且乾果是裝在一個本來是裝優酪乳的重複用的塑膠瓶子裡的。最離奇的是,我兒子的班主任請我們一家人還有我一個從外地來出差的高中同學,吃過一頓全素大餐,最後是她付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