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都是別人的錯?!
把台灣房價炒高3~5倍 都說是通膨 都說是投資客炒房......
台灣房價永遠不會跌??!!
沒關係 時間會證明一切 這篇文章我鎖定了!!!
信用管制搞垮房市 房價卻「打了個寂寞」 胡偉良嘆:還帶來2惡果
東森財經2025年7月29日 週二 下午1:134
自從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房市似乎也承受壓力,根據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描述,該措施
打垮房市卻打不到房價,換來的是預售屋退訂潮蔓延、建商推案放緩以及交易量下滑等現況,更直言「只是在錯的方向上用力而已」,若想改善問題應該從「增加住宅供給與降低成本」著手,才能真正實現居住正義。
胡偉良表示,台灣房市在央行的第七波打房措施下,終於感受到壓力,陸續出現預售屋退訂潮蔓延、建商推案放緩、交易量快速下滑等情況,彷彿一場寒流席捲整個產業,當人們以為這一波打擊終於能讓年輕人和中產階級看到買房曙光,現實卻是另一番光景,看到的是房價依舊高昂,購屋壓力也絲毫未減,
「房市垮了,但房價沒降,這就是當前最諷刺的寫照。」
他還拋出一個問題,為何政府打房「總是打了個寂寞」,並將答案歸咎於政策沒有解決核心問題,「只是在錯的方向上用力而已」。
根據胡偉良的說法,央行從2020年起陸續推出多波打房措施,第七波更祭出更是嚴格限貸、調高選擇性信用管制、提高持有成本等工具,雖然主張是要「壓抑炒作」與「讓房價合理化」,但這些措施幾乎全面鎖住需求面,卻對供給不足的真正癥結視而不見。
他指出,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沒人買房,而是沒有年輕人能買得起的好房,當需求被壓縮的同時,供給端卻因營造成本上升、容積審議遲滯、都更進度卡關、金融資金收緊而陷入停滯,開工量創下近年新低,「於是房價就成了有價無市,沒人敢買、也沒人敢賣,僵局形成,房價撐在高點動也不動。」
胡偉良強調,打房的錯誤政策導致兩個惡果,其一是年輕人仍無緣置產,其二是房市信心全面崩塌,並且拖累整體經濟動能,原本最該被針對的炒作資金根本沒被打到,早已轉向商用不動產、海外投資甚至轉進股市避風頭,真正受傷的反而是需要正常換屋的中產家庭,以及首次購屋的年輕人。
他批評央行宣稱穩定金融體系,但忽視這種做法阻礙了許多真實剛需,由於房價沒下跌,反而讓資金流動斷層、區域間房市失衡更加惡化,因此思考真正讓房價穩定的方法,房價要下來的關鍵是讓房子足夠、多數人都買得起,「不是將買方趕出市場,而是讓市場上的房子數量充足、品質良好、價格合理,也就是增加供給,降低成本。」
胡偉良總結表示,台灣過去幾年來見證一場又一場打房行動,從豪宅限貸到選擇性信用管制、實價登錄、囤房稅等措施,最終換來的卻是「量縮價撐」、「信心崩盤」的市場格局,呼籲執政者「是時候醒悟了」,應該勇敢轉向、改弦易轍,設法解決供給失衡與建造成本過高的問題,讓市場能夠自然形成合理價格,讓年輕人和中產階級真的有選擇、有希望,如此才能真正實現「買得起家」的居住正義。
(封面示意圖/Pixabay)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