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2025-07-11 10:41 ET

美國總統川普頻頻抨擊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右)不降利率,媒體紛紛點名可能的繼任人選。路透
美國總統
川普頻頻抨擊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不降
利率,媒體紛紛點名可能的繼任人選。會是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NEC)主席哈塞特,還是現任Fed理事沃勒,或前任理事華許?經濟學者
克魯曼認為,不論最後誰雀屏中選,結果都一樣。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11日撰文說,鮑爾的主席任期明年5月屆滿,川普屆時會選誰接替他尚未可知,但有一件事可確定:無論鮑爾的繼任者是誰,都會是一場災難。
下屆Fed主席是誰重要嗎?
克魯曼表示,上述預測是依照「貝森特定律」(Bessent's Law)所做的推論。此定律大意是:川普物色人選有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就是必須對他「卑躬屈膝般效忠」。因此,川普欽定的任何人選,想必都是個「無脊椎的癩蝦蟆」,即使看來有資格掌管Fed,也可確定此人對川普的每個想法,不論是好是壞,都會予以縱容和喝彩。假如不是這種自甘淪為傀儡的人物,鐵定不會獲川普青睞。
之所以稱之為「貝森特定律」,是因為川普挑選貝森特出任財政部長時,華爾街盛讚這個財長選得好,是一位有能力且能推行明智政策的人才。但顯然川普沒看走眼。貝森特上任後,熱情擁護川普每一項荒謬的決策:諸如減稅案自帶財源、批評關稅政策者罹患「關稅精神錯亂症候群」、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砍個1兆美元其實不是砍福利津貼,諸如此類。
由此可見,無論下一屆Fed主席是華許、哈塞特,還是川普第一任時的NEC主席庫德洛,其實都沒什麼差別,因為實際掌控Fed決策的仍是川普。
川普掌控貨幣政策有何後果?
所謂「貨幣政策」,大致指的是Fed決定短期利率,例如聯邦資金利率,是銀行間的隔夜拆款利率。這是極短期的利率,對整體經濟的直接影響不大;更直接影響經濟的是較長期利率--因為左右消費者和企業的借貸與支出決定--反映的是投資人對將來Fed聯邦資金利率的預期。Fed決策通常對經濟冷熱火候影響甚鉅,原因在此。
Fed的目標是促成經濟不冷也不熱:不會熱得導致通膨熾烈,或冷得造成失業率飆高。但這並非輕而易舉的任務,因為經濟情勢時時在變,常遭突如其來的新震撼打擊。所以,Fed決策出錯是常有的事。
自2000年迄今,Fed就犯了兩次大錯。首先是在2010年代前半段連番升息,誤以為經濟瀕臨過熱,實則不然,於是Fed又重啟降息循環。然後是在2021-2022期間,疫後通膨猛竄讓Fed措手不及,被迫火速提高利率打通膨,所幸通膨得以控制下來。
Fed的舵手是人,無法料事如神,但他們是根據充足資訊作最佳判斷的技術官僚,不受黨派左右,且Fed決策獨立自主性長久來受到尊重。由於貨幣政策太容易遭濫用,交由政治人物定奪太危險,因為他們既不了解情況,也不懂問題何在,卻眼巴巴想從降息獲致政治利益。川普即為明顯例子,他9日宣稱,Fed聯邦資金利率比合宜水準高了3個百分點,卻提不出可信的論據。
川普在利率決策方面有多「外行」,讓他親口自證。川普10日在社群媒體上寫道:「科技股、工業股和那斯達克,創空前新高,紀錄高點!加密幣『漲破屋頂』。輝達從川普關稅以來飆漲47%。美國關稅稅收有數千億美元進帳。國家現已『回神』。偉大的功勞!Fed應迅速降利率,以反映這種強勢。美國應當置於『清單首位』。沒有通膨!!!」
美國經濟繁榮,所以Fed應該降利率?這毫無道理可言,即使每個字母都大寫也不會變成真理。倒是令人聯想到土耳其總統厄多安所謂「降息可抑制通膨」的謬論--土耳其後來通膨狂飆,被迫把利率拉升到50%。
Fed「川普化」後的利率展望
克魯曼預測,川普起初可能迫使Fed調降短期利率,但不久後,長期利率將不降反升,因為投資人總是向前看,明白貨幣政策政治化將助燃通膨,即使是聽從川普發號施令的Fed,最終也不得不提高利率,以免傷害失控。
目前,市場價位顯然並未反映土耳其式的通膨情境。但克魯曼認為,一旦鮑爾被川普撤換,那種結局幾乎無可避免。「川普總是畏縮」(TACO)既適用於關稅,也適用於通膨。但人人都該拜讀一下川普的Truth Social貼文,自行判斷他是否真的像是個行事明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