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05:30

從最近5年電子五哥第三季股價走勢來看,整體大致跌多於漲。(本報製表)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2025年第二季於6月30日結束,自7月1日起正式踏入第三季,產業大事包括電子業邁向下半年旺季、美國即將公布對等關稅確切稅率、以及上市櫃公司將陸續召開法說會及公布第二季財報、蘋果則將於9月舉辦秋季新品發表會等。而與電子業連動最強的電子5哥,最近5年第三季的股價,大多呈現跌多於漲的格局,供應鏈普遍認為,關稅與新台幣匯率正持續增添營運的不確定性。
從最近5年電子5哥第三季股價走勢來看,2020年因COVID-19疫情成為黑天鵝,緯創(3231)、英業達(2356)、和碩(4938)、仁寶(2324)該年第三季股價全部收黑;隔年同期則因庫存不確定性造成下跌;2022年第三季也僅和碩小幅收紅;2023年同期則在AI伺服器題材發燒下,5家業者股價表現強勁;2024年第三季5家業者股價則陷入回檔修正。
法人:傳統旺季
股價不一定同步反映業績動能
法人指出,第三季理論上為下半年傳統旺季,但股價不一定同步反映業績動能,反而容易受到外部變數影響。尤其今年美國總統川普明言7月9日為關稅調整的最終期限,供應鏈正面臨關稅與地緣政治壓力。
少數業者已對美國政策抱持消極態度,「要不要拿貨隨便你,反正不拿,終端產品絕對漲價」,進而影響市場消費意願。
不過,也有業者認為,依照川普朝令夕改的政策步調,關稅談判期限仍有可能往後推延。
匯率部分,多家台系電子代工廠及相關供應鏈預估,今年下半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區間可能落於28.5元至29元之間,進一步導致旺季無法徹底發揮效益,壓縮AI伺服器領域的獲利空間。儘管已在美國設廠布局應對關稅,但仍難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