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關稅談判可能要卡在“汽車”上
美股艾大叔
2025/05/04
•
出席圍繞關稅的日美部長級談判的雙方人員,右起:日本經財相赤澤亮正、美國財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等人(5月1日,華盛頓)
圍繞日美關稅談判,美國提出的框架協議案中,並未包括取消針對汽車等品類的個別關稅,這使得該內容在現階段無法被日本接受。日美雙方均將汽車產業視為核心產業,川普尤其執著於汽車產業……
在日美兩國政府進行的關稅談判中,成為最大障礙的是被雙方均視為核心產業的汽車。在5月1日(日本時間2日)於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第二輪日美部長級談判中,日本再次要求取消關稅措施,但川普政府在汽車問題上的立場依然強硬,雙方要達成協議仍面臨重重困難。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接受經濟財政再生相赤澤亮正匯報磋商情況後,於首相官邸向媒體表示:“我被告知這是一場非常積極且建設性的討論”,石破同時說:“今後將在擴大貿易、非關稅措施、經濟安全保障等方面進一步深入磋商”。
不過,美方仍堅持既有立場,而日方則持續要求撤銷一系列措施,這一基本局面並未改變。石破坦言:“目前尚未處於能夠找到共識的階段”。
美國提出的框架協議案中,並未包括取消針對汽車等品類的個別關稅,這使得該內容在現階段無法被日本接受。圍繞汽車產業,日美雙方都承載著不容妥協的國家利益。
汽車產業的供應鏈涉及面廣,是日本經濟的支柱。包括零部件在內,日本每年汽車出口額約為20兆日元,佔日本整體出口額的兩成。尤其是對美國的出口,在2024年達到近137萬輛,佔汽車出口的三成,是日本最大的汽車出口市場。
赤澤在與美方磋商後向記者表示:“日本某家汽車製造商目前正處於每小時損失100萬美元的狀態”。他借此強調關稅造成的巨大影響。如果25%的附加關稅持續存在,將對日本經濟造成巨大的下行壓力。
豐田的美國肯塔基州工廠(資料圖)
僅以在美國銷售量較高的豐田汽車為例,因關稅產生的負擔預計將超過1兆日元。其他如本田、日產等日本車企也預計將承受數千億日元的影響,而對美國市場高度依賴的馬自達等車企所受衝擊尤其令人擔憂。
石破於5月1日晚在東京都內一家酒店與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會面約45分鐘,討論了川普關稅對汽車產業帶來的影響。
繼對整車加征關稅後,美國還將在5月3日開始對汽車零部件徵收附加關稅。
日本銀行(央行)在5月1日發佈的經濟展望中,基於川普關稅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上升的因素,將2025年度的經濟增長率預期從3個月前的1.1%下調至0.5%。
一方面,對於高舉“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主張重振美國製造業的川普政權,很難想像會輕易在其代表性政策的關稅措施上作出讓步。
川普尤其執著於汽車產業,常常指責美國製造的汽車在日本銷售數量偏少。
川普於4月29日宣佈,將對美國製造汽車所需的部分零部件免除進口關稅。這雖是回應車企對關稅影響的擔憂,但其推動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美國本土的立場並未改變。
然而,若談判陷入長期化,關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最終將最大程度反噬美國自身。
據標普全球移動(S&P Global Mobility)估算,關稅將導致2025年全球汽車產量減少2%。在包括墨西哥和加拿大在內的北美地區,生產成本因關稅上升所造成的打擊更為顯著,預計減產將達9%。
針對川普政府成立100天的節點,美國媒體等機構的民調顯示,公眾對關稅與貿易政策的不滿正在上升。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出現三年來的首次負增長。這也促使美國方面出現了希望讓關稅談判“軟著陸”的動力。
有日本經濟部門的高官認為:“日美關稅談判仍處於初期階段”。5月2日開始的事務等級談判將由參與部長級磋商的日本政府課長級官員留在當地繼續推進。
預計雙方將在擴大貿易、非關稅措施、經濟安全保障合作等方面展開更深入的討論。事務層面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推進磋商,將直接影響到預計在5月中旬以後舉行的下一輪部長級會談的走向。 (日經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