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媽 發達集團董事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2-04-01 09:54

4/1盤前》3大族群15檔扮長假避風港

4/1盤前》3大族群15檔扮長假避風港
工商時報 梅中和 2022.04.01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個股速查

台股4/1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
A.利多因子:
1.上市櫃公司2021年第四季及全年獲利雙飆高音。在第四季獲利推升至1.096兆元,寫下史上首見連三季突破1兆元下,助攻全年寫下4.298兆元亮眼獲利數字,幾乎達到4.3兆元的獲利大滿貫表現,預期也將刷新2.5~2.6兆元股息,比2020年全年淨賺的2.449兆元還多。
2.「護國神山」台積電亦護住壽險業的獲利。據壽險公司揭露其股票部位,大部分公司都有投資台積電,且持股成本從每股270~540元都有,壽險業2021年財報就靠台積電年底收在615元,帶給壽險公司未實現利益近千億元。
壽險業到2021年底投資國內外上市櫃股票成本約新台幣2.3兆元,到去年底,光是這部分未實現利益就高達3273億元,其中近三分之一來自台積電,主要是壽險公司本來就以現金殖利率穩定、大型權值股且流通性強、產業前景佳為主要投資考量,因此各家壽險公司包括外商壽險,都有投資台積電。
3.2021年台股上市櫃公司年報揭露31日截止,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手機鏡頭大廠大立光、矽智財(IP)業者力旺分別蟬聯獲利王、績效王、毛利率王,而轉機王則由美國鋁板捲與不銹鋼品最大通路商大成鋼奪得,遊戲軟體公司華義則摘下獲利成長王冠。
4.儘管近期智慧型手機及個人電腦等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中國封城恐導致生產鏈運作停滯,但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擴產腳步不停歇,據業界消息,台積電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Fab21預計在明年第一季裝機,鎖定5奈米N5製程家族中的加強版N5P製程及4奈米N4製程,第一期月產能為2萬片,2024年量產時程不變。
5.2年期與10年期債券利率倒掛,是否是經濟與資本市場變盤前兆?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31日以三點反駁,強調歷史上至少有八次利率倒掛,但未必是衰退前兆,美國聯準會對通膨掌控極佳,倒掛短期內就會結束;二是升息會持續到2023年,美國利率上看3%,對銀行股正面影響將至少持續到明年,三是台股本益比仍低,應會穩定成長、站上18000點。
6.英特爾正式進軍獨立繪圖處理器(discrete GPU)市場,31日發表研發代號為Alchemist的Intel Arc筆電獨立繪圖晶片,內建Xe架構核心並採用台積電6奈米製程,首批Arc 3繪圖晶片將搭載至Intel Evo輕薄筆電裝置,為全世界的遊戲玩家和創作者提供高效能繪圖體驗,預估今年內會再拓展產品線至桌機及工作站等領域。
7.台積電即將在4月14日召開法說會並公告第一季財報,外資把握股價反攻回600元大關附近時再度送暖,瑞銀證券看好台積電首季營收達成財測上緣的高標水準,再依據5奈米、4奈米製程放量的能見度提升,對第二季營收持續增長具備更高信心,將季增預期由2%,調升到4~5%。
8.台灣經濟研究院31日發布2月製造業景氣概況,就景氣信號值與景氣燈號顯示,整體製造業景氣持續穩定,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較1月增加0.92分至15.16分,為近三個月以來的新高,燈號為連續五個月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
9.壽險利變保單4月「百家爭鳴」。據了解,除富邦人壽4月只調升新台幣保單宣告利率5個基本點(1基本點等於0.01百分點),其餘多數壽險公司4月都會調升美元利變保單宣告利率5~10點,其中,今年市場上「潛力神單」,即台灣人壽、中國人壽美元躉繳利變壽險要升息7點,利率拉上3.18%。
10.上市櫃公司2021年獲利衝上近4.3兆元歷史新高,來自於認列大陸轉投資收益貢獻挹注大,據統計,2021年首度衝上6000億元大關,達到6186億元,年增24%以上,其中,台積電首度衝上200億元之上,另台玻、南亞、台塑及廣達等年增都在1.8~2.5倍以上。
11.長假前夕,三大族群15檔股票扮避風港
12.聯發科旗下達發將以每股33元取得原相子公司原睿91.05%持股,交易總金額將上看9.01億元。業界推測,由於原睿主要開發真無線藍牙耳機(TWS)晶片,與達發相同,達發將可望藉此拓展市占率。
13.封測龍頭大廠日月光投控(3711)31日召開董事會,決議每普通股擬配發7元現金股利。雖然近期半導體市況多空消息雜陳,但日月光投控仍預期整體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會延續到2023年,日月光投控旗下包括日月光半導體、矽品精密、環旭電子等三大子公司仍持續擴充產能,在手長約亦看到明年。
14.外媒引述消息報導,美國總統拜登最快可能在本周動用《國防生產法》,將鋰、鎳、石墨、鈷和錳等車用電池重要礦物列入名單以提升國內產量,加速美國電動車普及並減少對中國依賴。
《國防生產法》可讓美國礦業公司獲得更多政府資金,針對礦業開發、生產力及安全性進行深入研究,也能促成國會編列更多預算推動產業發展,儘管礦業開發案仍須照常通過環評並取得執照。
1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1日公布本土新增87例,創9個月來新高,境外移入152例也創疫情以來新高,本土、境外都來到近期疫情新高點。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我國本土感染源不明傳播鏈累積達19條,多數傳播鏈還在發散中。究竟要清零或與病毒共存?陳時中說「與病毒共存是趨勢」,但台灣現在染疫率是千分之一,還有很多措施可以整備因應疫情,亦即不輕易放棄清零。
16.據聞拜登政府考慮每日釋出約100萬桶的戰備儲油(SPR),以平抑節節攀升的原油價格,釋出總量多達1.8億桶,這將是美國半年內第三次釋油,也是近半世紀規模最大的一次。受此打擊,國際油價31日崩跌6%。
17.多項外部因素使大陸金融體系面臨波動風險,大陸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首度提出,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以應對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工作。消息指出,該基金預計籌資約人民幣(下同)數千億元,用於系統性風險處置,保障大陸60兆美元規模的金融體系。
18.華碩(2357)為強化在AIoT智慧物聯網及IPC工業電腦之布局,去年2月間宣布以策略性投資者、入股振樺電(8114)旗下瑞傳科技,並在這一年間兩階段增加對瑞傳之持股達45%,投資總額23.25億元。預計第二階段投資交易完成後,振樺電對瑞傳之持股也將降至55%。
華碩去年以策略性投資人身分投資瑞傳,首階段砸下15億元、取得約30%的瑞傳持股。雙方當時期將瑞傳定位為專業工業電腦代工廠,目標成為「工業電腦的台積電」,振樺電並看好在華碩先驅研發資源及供應鏈量能挹注下,將推升瑞傳成為AIoT生態系的工業物聯研製中心,服務全球智能設備原廠與相關系統整合商。
B.利空因子:
1.華爾街股市主要指數周四(3/31)大幅下挫。目前市場仍持續憂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事及其對物價上漲的效應,以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回應。包括金融股、科技股與中概股等,皆臉色鐵青。另外,中國企業如百度、愛奇藝等,遭美點名恐下市,使中概股在美股下市疑雲再掀波瀾。
美股3/31殺尾盤,道瓊指數重挫550點,標普500指數與那斯達克指數跌幅均逾1.5%。在貨幣政策緊縮、俄烏戰事陷入泥淖夾擊下,美股寫下兩年來最糟單季表現。
2.受本土疫情擴散與俄烏戰事衝擊,大陸製造業產需兩端同步走低。大陸國家統計局31日公布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較2月大幅下降0.7至49.5,是自2021年10月以來再度陷入收縮。
除製造業PMI外,統計局公布的3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也較2月大幅下降3.2至48.4,3月綜合PMI較上月下降2.4至48.8。三大指數均降至景氣分水嶺下方,經濟明顯回落。
3.景氣是「春天後母面」、說變就變?年初還一片欣欣向榮的科技業,以筆電、電視機為主的消費性電子產品,3、4月景氣迅速反轉,據供應鏈業者指出,終端氣氛開始轉變,目前手上滿滿的料件庫存卻相當棘手,而接下來的庫存跌價損失也會是難以忽視的不小壓力。
4.消費性電子產品景氣快速反轉,外資下修對今年PC市場預測,估年減幅度將從原先的4%、擴大至5~6%,跌至3.2億台上下。市調機構TrendForce亦同步修正今年筆電出貨量,從2.38億台、降至2.25億台,年減幅擴大至8.5%,不只筆電需求下滑,電視、液晶監視器同樣慘淡,至於智慧型手機也因為中國內需不振而顯得格外疲弱。
5.為了終結委託書徵求亂象,金管會31日公布新規定,即被金管會裁處確定有價購委託書、利用他人名義取得委託書、超額徵求委託書、不符徵求人資格等四情況,徵求人將被限制一年內不得再擔任徵求人或代理徵求,且違規者代理的表決權將不計算。
6.俄烏開戰蝴蝶效應發酵,全球原物料再漲一波,房價壓不住,雙北市預售屋開價直接攻頂,台北市突破平均每坪110.3萬元、新北市也突破50.6萬元的新高,甚至北市的大同、南港兩顆蛋白,連續兩季站穩百萬大關,為史上首見。
7.行政院31日終於拍定青安房貸利率調整方式,並由財政部於傍晚宣布結果。財政部指出,為減輕民眾購屋成家的資金負擔,青安貸款基準利率由原調升1碼減為調升半碼,即由1.095%減為調升0.97%,施行期間自3月23日起至下次基準利率調升,即央行下次再升息為止,屆時再行檢討。
8.美國聯準會(Fed)為對抗高通膨,頻頻釋出偏鷹信號,暗示不排除激進升息。但財經媒體CNBC公布最新調查顯示,將近五成華爾街投資專家認為,Fed政策失誤,是市場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
9.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重創兩國經濟,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預估俄烏2022年經濟將分別衰退10%與20%。若俄烏在未來幾個月達成停火協議,烏克蘭經濟2023年可望強勁反彈,不過俄國仍將陷入長期成長停滯。
戰火摧毀烏克蘭大量基礎建設,烏國經濟短期將陷入水深火熱,而俄羅斯將面臨一連串長期挑戰,包括教育程度高的勞工外流,以及現行制裁措施讓俄國無法取得西方技術。
10.德國政府30日(周三)表示,因俄羅斯揚言要削減能源出口,德國已啟動能源緊急計畫的第一級,為天然氣供應銳減的情況預作準備。俄國總統普丁周四則宣布,外國不友好買家4月1日起必須以盧布購買俄國天然氣,否則將終止合約。
11.美國證交會(SEC)當地時間3月30日,把百度、愛奇藝等五家美股上市公司,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預定摘牌名單,其中包括已將市場重心移出中國大陸的台灣公司諾斯拉(Nocera)。自3月以來,SEC三度新增該名單。
台股盤前掃描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