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08:35

承擔30%更高關稅的貨物,在6月底或7月初到達美國港口。市場預估,美零售業漲價潮將從7月啟動(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公布各國新關稅稅率;市場認為,新關稅將為美國帶來的通膨壓力,預計自7月開始大規模顯現。巴克萊預計,承擔30%更高關稅的貨物將在6月底或7月初到達美國港口,並在7月底的返校季節開始進入商店,更廣泛的關稅相關漲價效應將從6月至7月開始顯現。
據報導,巴克萊引述NLP分析和第一線市場情報稱,美國零售商將從7月初開始大規模漲價,聚焦返校購物季,將推動通膨在今年下半年回升。
巴克萊經濟研究部門稱,今年美國通膨預測的主導因素將是關稅,估計美國貿易加權關稅率已從年初的2.5%躍升至約14-15%,增加了12個百分點的進口成本。
因此,儘管美國5月CPI數據疲軟引發質疑,但基準假設是這些額外成本中約50%將透過更高的零售價格轉嫁給最終消費者。這將使今年的核心通膨上升約70個基點。
巴克萊預計,美國核心CPI通膨將從6月開始加速,關稅效應在初秋達到高峰,使得今年底核心CPI通膨率達約3.6%。
此外,根據對標普1500企業的財報電話會議的NLP分析發現,在2025年第二季,與關稅和貿易討論佔據了約90%的電話會議記錄,遠超2002年以來的歷史水平。
平均而言,每次電話會議提到「貿易」和「關稅」超過12次,而企業主管在目前報告季度更頻繁地描述價格為「高」或「增加」,而較少提及「低」或「有競爭力」的價格。分析師指出,這類價格討論的淨值(高減去低)與標題CPI變化(按季度平均值)有很好的相關性,相關係數達到0.77,即表明可能發生漲價行為。
紐約聯邦準備銀行 (New York Fed) 最新調查顯示,美國企業對美國總統川普加徵的進口關稅反應迅速,將部分或全部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進而推升物價。
在其管轄的轄區內,約有4分之3的製造業與服務業公司表示,他們將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至少部分轉嫁給了客戶,其中約3分之1的製造業者與近一半的服務業者,甚至將全部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調查同時發現,部分企業甚至提高了與關稅無關的商品及服務的售價,以應對人事及保險等成本壓力。報告指出,在部分情況下,企業可能也在利用價格環境的波動進行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