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珮均報導
李先生(中)經診斷為心房中膈缺損,經小兒心臟科傅俊閔醫師(右)與劉欣明醫師(左),和麻醉科陳欣亭醫師及團隊合作,順利完成新竹區首例心房中膈缺損關閉心導管手術。
一名居於新竹的李先生,因為胸口不適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科就診,經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為心房中膈缺損;在 該院團隊合作之下,以心導管手術置放關閉器,阻絕兩個心房之間的血液分流,其手術後恢復良好,相關不適症狀也有明顯改善。
兒童時期症狀不明顯 喘、呼吸不順都是症狀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兒童心臟科傅俊閔醫師表示,心房中膈缺損為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是指左心房與右心房之間的中膈有破洞,導致左心房到右心房的血液分流。長期的過度分流可能導致右心房與右心室擴大,病人可能因此會有右心室衰竭的症狀,如喘、呼吸不順、運動不適等;更嚴重者可能併發肺動脈高血壓。
傅俊閔醫師補充,大部分心房中膈缺損導致的血液分流並不顯著,因此在兒童時期,臨床上沒有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可能只有輕微心雜音或心電圖異常,直到成人階段因為出現症狀,才會發現自己有心房中膈缺損。
心導管手術+TEE介入 治療心房中膈缺損
傅俊閔醫師說明,在醫師診斷為心房中膈缺損後,如果血液分流量較大,或併發有肺動脈高血壓,就要考慮積極治療。目前標準的建議治療是以心導管手術置放關閉器,阻絕兩個心房之間的血液分流。而手術當中可能需要麻醉醫師的協助,在全身麻醉下使用經食道超音波(TEE),確認心房中膈缺損的大小與位置,進一步挑選適當大小的關閉器,並在置放後確認關閉器位置適當且成功隔絕心房之間的血液分流。
心房中膈缺損關閉術免開刀 安全性、成功率高
傅俊閔醫師強調,心導管手術只在鼠蹊部的地方有一微小的血管穿刺傷口,手術後無須縫合,因此恢復很快,一般住院三到四天即可;其相較於傳統開心手術,經心導管「心房中膈缺損關閉術」,其具有免開刀的優點,且安全性及成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