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09-07-13 05:58
散戶如何搭上列車?蹲馬步四招
散戶如何搭上列車?蹲馬步四招
作者:郭庭昱 出處:財訊月刊 327 期
資金行情好比瘋狗浪,漲潮時力道驚人,退潮時無聲無息。以炒作資產股來說,去年油價高漲、馬英九上任前,台肥去年五月漲到一六一‧五元最高價;金融風暴發生、油價暴跌後,台肥去年十月跌到三五‧三元低價;如今,兩岸行情熱炒,台肥又成為百元以上的高價股。股價漲跌幅動輒數倍,但是,這段期間台肥的土地仍靜靜地躺在原地不動,為何價格如此天差地遠?
漲得快、回得深,資金哄抬的行情,每個階段領漲的題材不同,熱錢會在其中進進出出,長線而言,陸資、外資、台資要什麼?台灣又願意給陸資什麼,將是反反覆覆的題材,有時鬆、有時緊,漲多要提防回檔,跌深要留意過剩的資金反撲。
此次台股從四千點起漲,以資金的氣勢,高點不難達到七千點,假設回檔漲幅的一半,則底部約五千五百點;如果是強勢整理,回檔漲幅的三分之一,則底部約可守在六千點。
股價指數的高、低點,可做為持股比重高低的參考,也是操作指數或權值股進出點的依據,而台股今年至五二○為止,漲幅名列前矛,的確產生幾項結構性的變化,散戶再出發前,先學蹲馬步四招。
一、市場主力「台資」取代「外資」
過去外資在台股呼風喚雨,多頭時期外資券商的建議常常登上財經報紙頭條,引起散戶跟風,不過,這波不景氣以來,外資進出也是追高殺低,因為海外投資人要贖回而賣出;又因為台股部位低於MSCI指數權重,而被迫加碼。
外資在台股的影響力大不如前,反而是台資回流的勢力加大,這些新錢決定部分台灣的價值,選股時優先考慮兩岸相關股,避開和國際經濟連動的外銷股。以台積電為例,五月二十日收盤五六‧二元,距五月五日的今年高價六○‧九元,相差七‧七二%;但五月二十日台股指數收盤六七○三點,距五月十九日今年高點六七八四點,僅有一‧一九%差距,外資重兵部署的台積電,表現不及大盤激情。
二、選股「抗通膨」取代「成長」
這波資金行情的特色,是利率創歷史新低,逼得資金出籠;同時,在各國經濟未見起色、失業率居高不下之際,油價悄悄向每桶六十美元扣關。另一方面,此次亞洲股市領先起漲,台、中、港股中的資產股均漲勢驚人,底部算來的彈幅以倍數計,顯見金融市場上的「聰明錢」,已經為通膨預作準備。
今年第四季是舉世公認的「經濟復甦季」,並非由於需求增加,而是去年衰退太嚴重,基期過低所致,不管如何,世人將看到經濟成長率轉正的訊號,但在低利率的環境下,「通膨」是比「成長」更為清晰的投資脈絡。因此,抗通膨股將是投資組合中進可攻、退可守的標的;在抗通膨之外,再去選擇需求有成長的類股或企業。
三、「從無到有」的兩岸股股價看高一線
兩岸間加速往來,真正受惠者有二:一是從無到有的商機;二是市場擴大的商機。這也是政策最易操作的地帶,前者如金融、航空、觀光、商辦地產業等,最易有互相投資行情。此外,陸企可以直接投資台股,也是台股籌碼的新需求,各種川流不息的產業交流,增加雙方合作也有想像空間,市場會給予較高的評價。
其次,台商最覬覦中國內需市場,中國移動投資遠傳帶動台股大漲,就帶有這種想像的成分,投資人可持續追蹤中國的擴大內需方案,對於哪些公司受惠的程度高,做為選股參考。
四、股價波動大、進出速度加快
前已提及,資金行情漲也快、跌也快,尤其近來台股當沖量大增,波動加劇,抓對進出時點,獲利可能比長多行情更豐碩。一位老手說,以前選股順序是基本面、題材面、技術面,現在優先順序要改變,以技術面、題材面優先,最後才是基本面,此刻,畢竟基本面的能見度不高,變化也慢,加重技術分析的考量,勝算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