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19 06:01

中國拖欠會費 聯合國資金危機加劇

2025/09/18 11:11  
中國屢屢拖欠會費,加劇聯合國資金危機。(法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外媒報導揭露,中國每年都拖延繳交聯合國的會費,正加劇這個國際機構面臨的資金危機。根據《金融時報》對公開數據的分析,中國拖欠聯合國經常預算強制性會費的情況,從2021年的拖欠2個月,到2024年已延長到10個月。
《金融時報》報導,在美國總統川普日益遠離多邊合作之際,北京正試圖擴大自身在聯合國的影響力,並將自己推廣為代替美國主導世界秩序的國家。然而,中國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同時也是聯合國預算的最大捐助者,卻經常拖欠聯合國會費。
去年,中國應繳納的會費淨額為4.8億美元(約新台幣144.5億元),經過分期付款後,中國最後在12月27日才將當年度會費全數繳清。只有12月30日繳清約15.7萬美元(約新台幣4.72億元)會費的北韓動作比中國慢。
聯合國主計長拉馬納坦(Chandramouli Ramanathan)表示,如果所有成員國不能全額或是按時繳納會費,聯合國將無法全面、有效地執行預算,無法滿懷信心地規劃支出。拉馬納坦隨後指出,聯合國被迫將2025年預算中的常規行動支出削減17%,約6億美元(約新台幣180.66億元)。
會員國會透過2種方式為聯合國和旗下機構提供資金,分攤的會費涵蓋聯合國37億美元(約新台幣1114.07億元)的經常預算,以及56億美元(約新台幣1686.16億元)的維和預算,另外還有自願捐款,這佔了聯合國收入的大部份。
中國在經常預算中的所分攤的佔比已從2000年的0.99%,今年成長到20%,約6.8億美元(約新台幣204.74億元),佔比僅次於美國的22%。根據聯合國提供的最新數據,截至4月30日,美國拖欠的經常預算會費約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1.65億元),中國拖欠5.97億美元(約新台幣179.75億元);每國拖欠維和預算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1.65億元),中國拖欠5.87億美元(約新台幣176.74億元)
一名在日內瓦與聯合國合作的外交官表示,中國人總是拖欠會費,而且不會給理由。這名外交官指出,與美國一樣,中國拖欠會費有可能為聯合國帶來「相當大的流動性危機」。
許多國家經常會拖欠會費,包括美國,他們會依據自己的會計年度日曆延後繳納。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現,自2019年以來,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只有53國會每年按時繳納經常預算會費,而聯合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仍有41個國家拖欠會費。
根據聯合國規定,每年未動用到的資金,包括遲繳的會費,都將計入下一年的會費,這代表遲繳會費將導致聯合國行動資金不足,捐助國則可能因此省下一筆資金。除了逾期繳納固定的會費之外,中國向聯合國人道主義機構網路提供的自願捐款規模相對低。
被問到逾期繳費的問題時,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直言,聯合國祕書處應改進資金支出的規劃和預算管理,以減少會員國繳納時間表不同造成的財務影響。中方也提到,由於流程問題而遲繳的會費,與全球最大國長期未能繳納巨額會費,在性質上和影響上有著根本的不同。
預算短缺出現之際,中國正透過任命和有計劃的機構重組來增強在聯合國的影響力。北京抨擊美國拖延付款,以及川普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人權理事會(Human Rights Council)的行動,美國目前已對聯合國維和行動設定資金上限,並計劃在明年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北京承諾將擴大對世衛的資助,以填補美國留下來的資金缺口。但中國並未承諾會提供大筆自願捐款,以過去經驗來看,中國的捐款額明顯落後美國。
根據聯合國數據,華府在2023年向聯合國支付了130億美元(約新台幣391.43億元),其中4分之3是以自願捐款的方式提供。中國當年付了23億美元(約新台幣692.53億元)其中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16億元)是自願捐款。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