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正豪報導
新型無導線心律調節器 併發症約降五成
一名80多歲老先生,身體硬朗,但三年前卻被診斷出罹患病竇症候群,但裝上傳統心律調節器後,左胸口節律器上方,皮膚卻反覆破損感染,兩年前更出現傷口蜂窩性組織炎,前後反覆治療,期間還進行2次清創手術,後來才經醫師評估後,改以新一代膠囊型無導線心律調節器治療,術後患者恢復良好,且行動也不再受限,生活品質逐漸改善。
傳統節律器導線併發症多 患者得承擔風險
無導線心律調節器是直接植於心臟,少了額外導線連結,根據研究證實,有效減少傳統節律器造成的傷口感染,及導線老化問題,患者也不用擔心因導線而限制活動困擾;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柏霖指出,傳統心律調節器,容易出現表皮傷口破損、發炎感染等併發症,尤其治療後,感染過的部位復發率高,多數患者最終得移除原來節律器,再於另一邊植入新的節律器,對於患者生心理而言,都是身心煎熬。
無導線心律調節器體積小 膠囊僅3公分
為提供民眾完善的心血管疾病照護,新竹馬偕與醫學中心同步,於去年八月引進無導線心律調節器;林柏霖醫師表示,比起傳統心律調節器,術後得注意導線脫落走位,且傷口感染等問題,無導線心臟節律系統不僅使患者傷口較小,電極和導線也整合為外觀不到3公分高的膠囊,體積甚至不到傳統心律調節器的十分之一,患者術後也不必限制動作,就能達到控制心律的效果。
術前須評估 選擇合適機型
根據新竹馬偕醫院統計,在2004至2017年間,已為近500位患者進行傳統心律調節器手術,雖傷口感染比例僅3%,但引發感染後,少數患者卻引發反覆性抗藥性細菌心內膜炎或敗血症;林柏霖醫師表示,雖目前提供新的治療選擇,但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僅限於單腔心室節律,且無健保給付,患者仍得經醫師評估病況後,選擇適合機型。
植入無導線心律調節器 從鼠蹊部手術時間約半小時
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將節律器、電極和導線整合為一,僅約0.8c.c.、2公克重。林柏霖醫師指出,手術一樣採表皮局部麻醉,從患者鼠蹊部順著股靜脈,藉由導管將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固定於右心室,移除導管後僅留下鼠蹊部約莫1公分的傷口。手術時間通常較傳統心律調節器短,平均約半小時。無導線心律調節器解決了傳統心律調節器幾個主要問題,包括傷口細菌感染、導線脫落或沾黏及機器存在感影響外觀等,有研究就指出,植入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後一年,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僅4%,遠比傳統心律調節器7.6%為低,且患者不需限制活動,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