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
2025年7月28日 週一 上午6:35

房市買氣低迷,但近三季房價卻未見明顯鬆動,呈現「價量背離」擴大的情況。本報資料照片
房市買氣陷史上新低量。最新五月新建案交易量僅三四二三筆探九年新低,二手屋成交量三八八九筆則是歷史新低,買氣僅剩自住客。
雖然房市買氣低迷,但近三季房價卻未見明顯鬆動,從預售案來看,部分品牌力、產品力強的新建案成交實價逆勢創高,呈現「價量背離」擴大的情況。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去年上半年房市買氣大舉噴出,引發中央銀行出手打炒房,除了嚴控不動產資金放款水位過高,更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房市資金水龍頭被關緊,僅留首購、換屋自住活口。
何世昌指出,政策壓抑下的不動產市場,「扭曲了市場供需,打得了量、卻打不了價」,雙北市部分品牌力、產品力強的新建案,亦或二手屋交易均出現「房價再創區域新高」情況,形成當前房市「價量背離」。當前央行面臨最大的難題是「放了怕飛、掐緊又窒息」的兩難,一旦抑制房市炒作的政策放鬆,市場恐又「放飛自我」,但緊掐住產業又奄奄一息。
據樂居網資料,最新五月新建案交易量僅三四二三筆,為二○一六年三月以來、九年新低紀錄,二手屋市場買氣三八八九筆,更寫下歷史新低量。
觀察實價登錄資料,新建案市場在二○一三、二○一四、二○一五年首季都出現不到三千件交易低迷量,又以二○一五年最慘淡,並在二○一六年二月來到谷底的一八○五筆,之後一路走高,二○一九年三月起、交易筆數更站上萬件以上,並在二○二四年六月衝上兩萬筆交易量高峰。直到央行出手打炒房,相關政策一出,同年九月交易量跌破萬筆,隨後持續一路走跌。
不過,雖然新舊屋市場均呈買氣低迷量,但近三季房價卻未明顯鬆動,包括北士科特定建案最新成交單價甚至衝上一五○萬元、創區域新高;凡此都可見自住客對品牌力強、地段和產品力強的新建案,依舊認同並勇於出手。惟房市「價量背離」嚴重,究竟是「量先價行」法則破功,亦或「轉折前的最後一舞」,值得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