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佳慧報導
(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每年台灣約有3000人確診為胰臟癌,與其他癌症相比並不算多,但由於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約有8成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晚期,再加上胰臟癌對化療、電療、免疫或標靶的反應都不好而治療較困難,五年存活率只有10%,胰臟癌因而有「癌王」之稱。
疲憊、體重莫名減輕勿輕忽
臺大醫院一般外科田郁文主任表示,胰臟為內分泌及外分泌組織共存的器官,源自胰臟內分泌細胞的
腫瘤為神經內分泌腫瘤,外分泌細胞發生癌變則為胰臟癌。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雖較少見且惡性度較低,相對地,胰臟癌較為常見且惡性度高。
田郁文主任指出,一般早期胰臟癌並無明顯症狀,若出現背痛、腹痛、食慾下降、噁心、嘔吐、黃疸等症狀時,百分之70%到80%已是晚期難以切除乾淨,而需要先用化療控制病況後才能切除乾淨。田主任進一步表示,要能診斷出早期胰臟癌則須對一些非特異性症狀提高警覺,民眾若有出現疲憊、體重莫名減輕或50歲之後才出現糖尿病等現象,都有可能是胰臟癌導致,建議至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
目前胰臟癌的主要的診斷方式包含血液檢查癌
指數、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田郁文主任補充,約有20%的胰臟癌患者血中的癌指數CA19-9是正常的,因此即使癌指數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罹癌可能,相對地,癌指數升高也不一定是罹癌而是其他因素如發炎所造成的,因此癌指數升高的解讀必須配合臨床症狀及影像學檢查結果。而胰臟位在胃與橫結腸後面,因此可能會被胃氣與腸氣阻擋,而使得超音波在檢查上也有侷限之處,因此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則較能檢測出所有位置的胰臟癌癌蹤。
早期治療靠
手術 晚期化療提升再手術機率
開刀跟化學治療是胰臟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田郁文主任表示,若經醫師診斷為可手術切除乾淨者,會直接手術而在手術後再給予輔助性化療,降低復發機率;針對無法立即手術切除乾淨或已轉移的病人則會先採取化學治療。田主任指出,許多原本不能手術的患者,在化療期間腫瘤控制良好就有機會開刀把腫瘤切除乾淨,這種手術稱之為「轉換手術」。目前有研究指出,在診斷時屬於無法立即手術切除乾淨的胰臟癌患者在化療後有採取轉換手術的存活率會較沒有進行轉換手術的患者高,因此針對無法開刀但化療效果好的胰臟癌患者,就會鼓勵接受手術。
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對於目前使用的化療藥物反應不佳,田郁文主任建議,此類患者可嘗試換藥,根據統計,約30%對原本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在換藥後仍有一定比例可以接受手術。田主任分享,曾有一位男性患者在確診胰臟癌時已是晚期無法開刀,當時先採取化學治療但反應不佳,換藥施打後效果不錯,經醫師評估後接受手術,截至目前為止3年內腫瘤皆未復發。
早期發現並治療是關鍵
田郁文主任提醒,抽菸、酗酒、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等,都是罹患胰臟癌的高風險因子,其中抽菸者患有胰臟癌的機會比非抽菸者高出大約3至5倍,此外,若家族中有一、二、三位一等親罹患胰臟癌,則得到胰臟癌機率會是常人2、6、30倍左右,若有乳癌與卵巢癌的家族史,得到胰臟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田郁文主任呼籲,若有出現相關症狀請盡快至醫院找專業醫師檢查診斷,達到早期發現與治療。民眾若不幸罹患胰臟癌也不要慌,現在胰臟癌治療成績越來越好,只要積極配合治療都有長期存活的希望。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38/6510914?from=wj_nextnews_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