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2 23:25經濟日報 文/吳秉鍇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0/02/23/2/7503487.jpg&s=Y&x=0&y=408&sw=1280&sh=853&sl=W&fw=600&exp=3600&exp=3600)
復盛應用董事長李亮箴
復盛應用(6670)在1月初打底完成後,股價穩步走高,上周五(21日)收在202元,下跌6.5元,跌幅3.12%,單日成交量1145張。近期日KD50-70黃金交叉,漲幅大於大盤漲幅,技術面具有優勢。
2007年,復盛公司創辦人、董事長李後藤有感於公司加速腳步國際化才能提升營運體質,與私募基金橡樹資本(OAK TREE)進行併購合作。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大富資訊
當時復盛市值超過250億元,集團有機械、運動與電子三大事業;像運動器材事業的高爾夫部門產能與營收為業界龍頭,至於機械事業的壓縮機在全球銷售排行也坐穩前十大,被視為傳統產業體質良好廠商,一度引起市場矚目。
而老董李後藤啟動鋪路之後,由現任董座的兒子李亮箴接手展開組織改造;2010年正式將三大事業體分拆成三家獨立公司。
其中,承接原先運動器材事業部的「復盛應用科技」,在橡樹資本提出與客戶端進行更緊密結合建議下,開始導入CDG概念,成立客戶專屬服務團隊,從球桿頭研發、設計、開模、生產到出貨,由專屬團隊採專區方式全程負責。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大富資訊
透過提供客戶群更具效率的解決方案,進而達成擴大經濟規模、提高自製能力、降低生產成本和壓縮交貨期等效益,單以交貨期為例,從原本的四個月縮短期四至六周,大幅領先其他代工廠,進而獲美系、日系挹注單量,拉大與同業之間差距。
體質改造成功同時反映在營運表現上,2008年時,復盛應用年營收在120至130億元之間,步入2012年後,放大至168億元,尤其是2013年更上攻達182億的新高水準。
雖然高爾夫球具代工前幾年來受到市場競爭激烈影響,相關業者獲利普通有所下滑,惟身為龍頭的復盛應用卻是傲視全球,自2015年起,每年獲利均超過一個股本額,以去年前三季為例,已賺回一個股本,稅後純益14.16億元,每股純益約11.03元。
展望營運,目前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使得廣東中山廠生產線復工時程延後,正運用原有庫存加速生產,同時提升越南廠出貨量,力拚首季營收追平去年同期。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大富資訊
不過,美中雙方已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除有助高球具品牌商降低美國進口關稅的同時,對後市發展也可轉為樂觀,各大客戶持續布局新款式產品拉貨下,將挹注後續營運表現。
該公司前年進行越南生產基地第一階段擴廠,已在去年首季完成新廠房建置、第3季開始量產;目前進一步啟動第二階段擴廠行動,將再打造建坪1.6萬平方米的新廠,預計2021年下半年投產,可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復盛應用股價自去年11月開始築底,經過二個月的盤整後,股價加速上揚,本波段漲幅一度近19%,MACD線已轉為正值,MACD柱狀也由負轉正,上周五K9值來到63.5、D9值為71.86。
選股原則
復盛應用(6670)日KD50-70黃金交叉,漲幅大於大盤漲幅,具技術面優勢,入選本周熱股。
黃金交叉傳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