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3/27/32734.jpg)
-
巴斯奈諾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6-27 09:30
全球空運重心,西往東移
【時報-台北電】日經新聞報導,中東與亞洲的機場搶著擴大規模,處理不斷增加的國際旅客量和貨運能力,可望成為全球最新的航空中心,反映全球航空運輸的重心正從西方轉向東方。
1月到3月當季,杜拜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班載運的旅客量達1,836萬人次,成為全球處理旅客最大的機場,處理1,603萬人次的倫敦希斯洛機場只能屈居第2名。
希斯洛的致命弱點是只有2條跑道,因此每45秒就有一架飛機起飛或降落。為了應付這問題,希斯洛正從事擴大機場規模的工作,像剛落成的第二航廈,但仍無法解決其根本問題。
希斯洛機場發展部經理卡耶(John Holland-Kaye)說,若能蓋第3條跑道,機場運作將更有效率。但在當地居民反對等因素下,政府在明年以前都無法決定是否擴建跑道。
希斯洛的地位被超越,除了其規模遇到瓶頸外,更重要是各國要競爭成為全球航空運輸中心的地位,尤其在新興市場成長帶動下,航空業的發展重心正從西方轉向東方。
總部位於阿布達比的阿提哈德航空(Etihad)執行長賀根(JamesHogan)強調,阿布達比國際機場正好處於世界中心,是連接亞洲、歐洲和非洲的中樞。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資料,去年中東處理旅客人次增加11%,是全球各個地區裡最高增幅。中東三大機場在阿布達比、杜拜和多哈,彼此爭相砸重金來擴展機場規模。
同樣情況也發生在亞洲。吉隆坡國際機場供廉價航空使用、每年可處理4,500萬人次的新航廈在5月啟用,正威脅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地位。菲律賓財團San Miguel已計劃在馬尼拉灣興建一座大型國際機場。
另外,香港赤臘角機場與南韓仁川國際機場,彼此要成為全球航空中心的競爭愈來愈激烈。(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