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蟹子 發達集團處長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4-04-23 12:28
藥當心! 孕期安全服中藥一人吃兩人補?
嬰兒與母親4月號 2014/04/22
有個體質虛弱剛懷孕的媽咪,肚裡懷著全家渴望的大金孫,於是婆婆不知從哪弄來中藥燉補藥材,叮囑媳婦平時要煮來喝,甚至還說這樣可以安胎補身…懷孕到底能不能吃中藥呢?如果可以吃,有哪些可以吃?吃中藥必須注意哪些事呢?讓本篇單元的專業中醫師替您全面解套吧!
服中藥「因人而異」
孕期到底能不能吃中藥呢?有的孕婦吃了一帖補藥認為效果其佳,是不是也可以拿給其他的孕婦吃呢?衛福部雙和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素卿指出,像這樣的生活實際例子不少,但如果僅根據別的孕婦吃過沒事,就拿來給其他孕婦吃,這仍是有高風險的。
就中醫來說,人的體質各不相同,因此同一帖藥方,不見得適合給其他人服用,就像上述例子中遇到婆婆拿鄰居的中藥給媽咪服用的情況,其實最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是先確認該帖藥方的實際內容,然後向合格中醫師諮詢之後再來考慮是否服用為妥。
陳素卿醫師並表示,人體受四季、寒來暑往等影響,個人的體質經常隨時改變。加上中醫認為「有是症,用是藥」及「藥食同源」的觀念。故服藥的用意是在於治病,當人體毫無疾病時,天然食材就是最好的藥,因此孕媽咪並不需刻意進補,就中醫用藥的原則來看,乃依個人體質的差異性來施方,因此服用中藥是必須「量身訂做」且「因人而異」的。
藥膳進補「藥」當心
常見的進補藥膳,如「薑母鴨」、「當歸鱸魚」、「人蔘四物雞」、「十全大補湯」、「藥膳麻油雞」等,陳素卿醫師則認為,雖然大多數人偶爾吃到這類的飲食並不會明顯感覺不適,但若是剛好遇及感冒、發燒等狀況下,這些熱性藥材,有時則會引起牙齦腫痛、嘴破、流鼻血、痔瘡惡化、便秘出血等,確實也對人體有明顯副作用。因此「吃補」並不可怕,但最怕的就是吃到不對的補藥!
陳素卿醫師說,有些胃腸不佳的人通常吃到不對的補藥,最明顯的,就是會瀉肚子。因為滋膩的東西,往往也能潤腸,因此有些補品使用過多劑量,對某些脾虛體質的人來說,確實也可能發生進補後的副作用;這是因為個人的當時體質,也許並不適合的緣故。
孕期到底能不能吃中藥?又為什麼需要進補?而且到底需不需要補呢?陳素卿醫師就臨床經驗指出,婦科門診中,本來就有孕婦因為各種病症來對症治療吃中藥的實例,所以懷孕當然可以吃中藥,但無論是吃中藥或藥膳,都應諮詢醫師後「對證」服用。也就是說,要吃得有幫助,並非吃出一堆副作用;若因進補而造成孕婦更多內心壓力、負擔或遺憾,就不是吃藥或進補的目的了。
孕期安全服中藥
一般常見的補氣補血藥材,如黃耆、紅棗、枸杞、當歸等,幾乎普遍被大眾平時拿來當開水喝,若是認為有需要的孕婦,她到底能不能喝呢?陳素卿醫師指出,即使補氣血的藥,一樣也是藥材,目的都是對症治療。舉例來說,若患者有適應症,屬於氣虛,就補氣;血虛就補血;就是針對虛症作調理的藥方或許可以使用。
然而就中醫對虛症的治療來看,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其調理用藥也不相同,陳醫師舉例說,像常見的四神湯,可用來調理脾胃的虛症;而人蔘雞湯則用來補充元氣,然這些仍僅侷限於大眾對藥理的一般理解。透過專業中醫師深入的望問切診斷後,還可區分患者的虛症是由何臟腑所致,是脾虛或是腎虛,這樣用藥就可更精準。
因此,就算孕媽咪只是想喝一點「補氣茶」、「安神茶」等,最好也都請中醫診斷個人體質評估後再喝為妥。陳素卿醫師認為,若孕程中媽咪沒有出現任何不適,或各種症狀並不影響生活,無論是中藥或進補,基本上都不是必要的,因為身體本身就有自我平衡及代謝的功能。
然而有服用中藥或中藥茶飲的孕媽咪,若出現哪些身體反應,最好要立即停止服用中藥呢?陳素卿醫師指出,通常吃中藥,卻造成身體有任何不適或反常現象,往往代表個人對藥性有不適應的現象,此時當宜停止進補或服藥。而以孕程三期為分水嶺,前中後三階段,孕媽咪藥膳進補或中藥治療,該注意哪些細節呢?
孕程初期(懷孕1~4個月)
因為初期懷孕,最常見的就是孕吐、噁心、反胃、嘔吐、吃不下等現象,如果症狀實在劇烈,甚至影響正餐也無法進食的時候,中醫師會依患者「寒、熱、虛、實」的個別體質用藥治療。例如脾虛者輔以中藥的香砂六君子湯,痰飲者則以二陳湯來調理,然這類專業的用藥處方則要交給醫師開設後再服。
如果是論及飲食保健而吃補,常見既是食材也是藥材的薑母、黃耆、紅棗、枸杞、當歸等,如果只是很微量的在菜餚或湯頭中「提味」一般無大礙。除非是很敏感的體質,或許當下只吃一小口,但卻有明顯的不適反應,那就不要再吃。像有些胃寒的人,僅喝一點茶葉水就反胃、心悸,這樣就不能喝。
而體質怕冷的虛寒患者或許吃些薑感覺上並沒有影響,但是容易長痘、便秘、口臭的實熱患者則要減量。尤其是當薑、酒、麻油又搭配在一起食用的時候,這樣就很容易火上加油,偏熱的體質就要盡量避免。
而一般容易害喜的媽咪多半脾虛、腸胃功能弱,吃少許薑,有時反可健脾和胃,但確切的體質須經中醫師診斷,然易有害喜症狀的媽咪,飲食務必清淡為宜,有時胃口差可喝些摻少許鹽巴的米湯水,因有「穀氣」可助益脾胃,但麻油雞酒易膩胃增負擔,故宜避免食用。
孕程中期(懷孕4~7個月)
剛度過初期荷爾蒙在體內變化的種種不舒適現象後,孕媽咪的胃口雖然變好了,但孕程中期,有部份孕媽咪則開始出現睡眠障礙,有時則因為胎動、壓迫、焦慮等原因而使睡眠不佳。這時血虛、體質偏寒的媽咪,若以安神益智的龍眼乾泡茶保養,則有助眠的效果。
然而龍眼乾屬熱性,故偏燥熱體質的媽咪,若發覺服用後火氣明顯上升則應禁止服用。陳素卿醫師表示,即使是食療保養,仍不建議孕媽咪天天飲用。最佳的飲用方式,則可選擇2~3天飲用一次,當作身體保養即可;或是當症狀比較明顯的時候,再少量飲用即可。
孕程後期(懷孕7~胎兒分娩)
孕程後期最常見的就是水腫、頻尿等現象,保健食療可以料理「山藥排骨湯」有利健脾補腎,「杜仲排骨湯」也有助補腎、顧筋骨、排除水腫的健康藥膳料理。而常見不加糖的「紅豆湯」,也是懷孕後期有利消水腫的健康食療料理。然而有時感冒、吃太鹹都可能造成水腫,孕媽咪應可仔細觀察。
中藥小補帖
孕期想要「一人吃兩人補」並非不可,但陳素卿醫師提醒,不少孕媽咪,因好不容易懷上金孫,內心壓力很大,但看在婆婆媽媽的一片好意,半推半就下於是選擇隨意進補,但若發生體質不合的情況,進補後出現不良身體反應,那這樣的責任,又該交給誰扛呢?所以進補務必要有清楚的智慧。
陳素卿醫師並再三提醒,若患有妊娠糖尿病或血糖不穩、高血壓、初期異常出血等孕媽咪,凡屬高危險妊娠的患者,不管哪個階段也都不建議吃「補」,且應避免喝「人蔘雞湯」,主要還是以天然蔬果等當季食材為最佳選擇。
陳醫師表示,如果孕期必須吃藥,也是為了「對證」下藥。孕期用藥必須請合格中醫師診斷,並避開懷孕用藥的禁忌,處方也以治療為主。然而現代人不免有時會有乾脆「自己當醫生」的迷思而胡亂進補,但若用藥或吃補不當,往往也會威脅自我健康,孕媽咪當審慎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