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24 05:42

和台灣斷交?外媒揭案例、曝建交中國背後超傷代價

2025/08/23 11:17  
中國近年對台灣友邦不斷利誘。(路透資料照)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1份研究報告指出,若巴拉圭與台灣斷交,轉與中國建交,儘管初期收益可能對頗具吸引力,但恐換來不利的年度淨收益、工業就業流失和稅收收入下降的風險,重要的是,巴拉圭恐將面臨巨大貿易逆差。
綜合媒體報導,巴拉圭工業聯盟(UIP)經濟研究中心1份報告指出,巴拉圭每年向台灣出口額估計約為3.5億美元(約新台幣106億元)左右,出口產品包括牛肉、豬肉、芝麻、葵花籽、有機蔗糖等產品。
若巴拉圭選擇與台灣斷交,將面臨每年約5.92億美元(約新台幣179億元)的淨赤字,包括雙邊獎學金、貸款、捐贈等合作中斷,關稅取消導致的稅收減少,僅斷交1年,經濟成本恐高達4.28億美元(約新台幣129億元)。
但目前巴拉圭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明顯不對稱,有明顯的巨大貿易逆差:巴拉圭進口商品超過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42億元),但出口商品則不足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1億元)。
短期內,與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影響,僅是將貿易(大豆和肉類)從其他目的地轉移到中國,但不會顯著提高附加價值。
此外,中國牛肉市場難以長期持續,因中國自身正大力投資牛肉基因培育,培育自有牛肉取代進口。報告建議,應優先開拓其他市場(歐盟、韓國等)而非是專注中國市場,因中國市場的需求,將因時間的推移而下降。
另根據工業化程度架高的國家(英國、澳洲、祕魯等)企業記錄案例顯示,在沒有保護政策的情況下就開放市場,將會導致紡織、金屬加工、鞋類、製藥業等大規模關閉。
與此同時,國家將損失大量用於資助社會和基礎設施政策的收入。但有中國擁護者聲稱,與中國建交,不僅能促進基礎設施、技術、能源和交通領域的投資,也能使產品能夠進入中國市場。
不過《La Política Online》以宏都拉斯為例,表示宏都拉斯與中國建交後貿易情況並未好轉,反而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不斷擴大。
研究建議,巴拉圭應推行更完整的國家生產發展策略,並加強與台灣的關係、增加技術合作。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