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收購全球半導體矽智材(IP)龍頭、英商安謀(ARM)案,已引起輝達競爭對手的疑慮,擔心安謀將喪失其中立性,英國監管當局6日宣布將調查該收購案。業界認為,半導體已成世界各國「戰略行業」,英國可能阻撓此案成局,牽動全球半導體業動態。
尤其安謀架構IP在大陸市占率超過九成,若遭輝達收購而成為美企,礙於美方禁令,將無法再與大陸半導體廠有業務往來,一旦收購案破局,安謀將可與陸企繼續合作,對大陸發展半導體將是一大助力,牽動與聯發科(2454)、聯詠、瑞昱等台灣IC廠的競爭,各業者緊盯。
另一方面,根據市調機構IC Insights統計,2020年大陸的IC自製產量約1434億美元,占IC產值的15.9%,預期到2025年,大陸IC自製率僅能增加3.5個百分點、約為19.4%,不及先前官方訂出「中國製造」到2025年半導體自製率目標達70%的三分之一。
這當中的關鍵,與安謀可能面臨無法支援大陸發展晶片業有重大關係,一旦安謀可與陸企往來,將可加速其自製率發展腳步。
業界人士指出,近期包括美國、歐盟、大陸、南韓、馬來西亞等都公開表態,要全力捍衛其半導體行業發展,美國不惜對大陸展開相關制裁,歐盟、大陸、南韓更是不惜砸重資輔助境內半導體業壯大。英國此次出面審查安謀被收購案,也可能與保護英國半導體重要企業不落入其他國家手中有關。
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CMA)6日邀請了其他公司及組織提供對這樁併購案的看法,將於今年稍後正式啟動調查。輝達在去年9月同意以400億美元從軟銀手中買下安謀,敲定半導體業史上最大的併購案。
CMA的執行長科斯凱利(Andrea Coscelli)說,有鑑於晶片技術產業價值數十億美元,且對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產品至關重要,將與全球其他監管當局緊密合作,仔細考量這樁交易的影響,並確保這樁交易最終不會使消費者買到價格更昂貴或品質較低的產品。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則堅稱,在輝達旗下的安謀仍將保有其「中立」地位,並表示希望將更多輝達的技術賣給安謀現有的技術授權客戶,這將帶來競爭,對市場有利。
但是,輝達的競爭對手仍然對此感到擔憂。英國半導體新創公司Graphcore執行長杜恩(Nigel Toon)上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這筆交易涉及反競爭,安謀的市場力量已落入繪圖晶片巨頭輝達的手中,這將會削弱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