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17 06:41
華爾街日報:英特爾國有化 將重創美科技業
華爾街日報:英特爾國有化 將重創美科技業
在傳出美國政府已與英特爾討論入股可能性後,英特爾股價跳漲,華爾街日報提醒投資人必須保持警覺,因為英特爾國有化此路不通,儘管政府的支持可能讓英特爾克服一些挑戰,但最終恐對美國科技產業造成更大傷害。
華爾街日報報導,政府的支持總是附帶條件,而這些條件可能使英特爾與更廣泛的美國晶片產業陷入險境。報導說,這家曾是晶片產業龍頭的公司,不到兩年市值便蒸發一半以上,投資人應謹慎以對,因為英特爾的問題嚴重到即使山姆大叔斥重資也無法完全解決。
先進製程良率與台積電差距大
過去三年英特爾已燒掉近四百億美元現金,試圖從台積電手中奪回製造領導地位。英特爾也透過晶片法案,取得八十億美元的直接資金撥款。
在此情況下,英特爾最先進製程18A理應縮小與台積電的技術差距,然而該公司承認18A多數將用在自家產品,亦即少有外部晶片設計公司認可英特爾的技術而找其代工。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已表示,如果沒有外部客戶承諾,將不會投入大筆資本於下一代製程14A。華爾街預估,今年英特爾的自由現金流將再出現七十億美元的負值。
英特爾退出製造業務確實將不利於美國政府加強本國晶片生產的努力,不過入股英特爾卻可能帶來不樂見的巨大後果,尤其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頻頻試圖直接影響民營公司決策的傾向,更是令人疑慮。
報導指出,讓政府持有部分英特爾所有權,恐將增加川普(或未來總統)操縱私人企業的手段,例如,美國政府或許施壓輝達、超微或高通等晶片設計企業與英特爾合作生產,以此做為相關公司取得出口中國許可的條件。
若美企被迫採用 競爭力堪慮
但如果在英特爾生產的良率能與台積電匹敵之前,企業被迫使用英特爾的晶片,這將導致產品品質低劣以及英特爾的浪費,因為為了生產出一個可用的晶片將丟棄大量的矽片。更廣泛的說,如果晶片設計公司被迫使用非先進、高效能的英特爾晶片,整個美國晶片產業可能流失競爭力,而這將破壞政府干預該產業的最終目的,亦即維護美國的技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