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12 01:39

亞洲受川普關稅衝擊 BBC點名兩大輸家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 2025-07-11 09:16 ET



BBC指出,最大贏家是尋求更多談判時間的國家,而美日關係恐是最大輸家。歐新社
美國本周對23個國家發出關稅通知信,其中14國位於亞洲,涵蓋多個出口導向的製造重鎮,關稅期限也再延至8月1日。BBC指出,最大贏家是尋求更多談判時間的國家,而美日關係恐是最大輸家。

美國日前宣布對日本商品加徵25%關稅,日相石破茂以「深感遺憾」形容川普最新一輪關稅威脅。川普11日又宣布對加拿大加徵35%關稅,並計劃將對多數貿易夥伴的全面性關稅,調高至最多20%。



各國如今得在8月1日前與美方達成協議。但美國長期盟友日本的前車之鑑,勢必讓其他國家對談判勝算,深感疑慮。

報導指出,多數國家將受益於川普再次重設關稅期限,因為多了三周談判時間。泰國和馬來西亞等成長中的經濟體,將特別渴求解方,因這些國家夾在美中之間,華府現也鎖定經第三國轉運的中國出口品。

BBC指出其中一個輸家就是亞洲的製造業者,新加坡國立大學講師卡普里(Alex Capri)指出,來自美國、歐洲與中國、在全球運營的企業仍持續面臨風險。這不僅對出口商造成打擊,也傷害了美國的進口商與消費者。

卡普里說,美中國際貿易高度交織,因此不宜對哪些國家將得利或受害做出零和式判斷,但某些國家的損失可能更大。其中,越南和柬埔寨對華府幾乎沒有籌碼。前者如今仍面臨最高達40%的關稅;後者一邊與美談判,一邊遭加徵35%關稅的威脅。

而另一個數家就是美日同盟。經濟學家科爾(Jesper Koll)說:「盡管美日之間在經濟與軍事上關係密切,日本如今卻被美國視為與其他亞洲貿易夥伴相同。」

美日關係可能就此轉變,尤其因為東京當局看來已準備長期抗戰。

觀察人士指出,由於這些協議極為複雜,川普再度延後期限,可能是過度出招。而即便最終達成協議,也恐需付出重塑過去數十年貿易模式與雙邊關係的代價。

NUS經濟學教授傑克斯說,這場混亂對中國而言堪稱「一份大禮」,因北京正試圖將自身塑造成一個相對「穩定」的選項。

但美國市場不容易取代,北京本身與亞洲地區多國的關係也並不和睦。因此,究竟誰能在這場貿易戰中贏得更多盟友仍難定論,但競賽顯然尚未結束。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