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09 04:23

金融市場重演夏季大屠殺?德銀點出四大導火線

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 2025-07-08 11:59 ET



過去幾年好幾場金融市場上演「跳水式」崩跌的事件,都發生在夏季。路透
從歷史經驗來看,夏季往往是金融市場波動上升幅度最大時期。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數場市場大幅崩跌的事件,都發生在每年此刻。

金融市場夏季─或至少第3季─陷入危機的案例不勝枚舉。舉例來說,2024年夏季日圓利差交易突然平倉,導致全球市場湧現沉重賣壓,有恐慌指數之稱的VIX指數觸及65。回到2022年,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也是在夏季發表鷹派言論,Fed當時為抑制通膨連續三次升息3碼。



2015年夏季市場也曾陷入動盪,中國股市上證綜合指數暴跌43%是導火線,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恐懼則導致歐洲市場亂成一團;雷曼兄弟破產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催化劑,這場崩盤的「前傳」是2007年夏季次級房貸緊急事件導致北岩銀行(Northern Rock)爆發擠兌,以及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凍結基金。

針對這類危機是否會重演,德意志銀行策略師艾倫(Henry Allen)在報告中點出幾個可能導致市場今夏陷入災難的原因,這些原因不出所料以貿易戰升溫威脅為首。目前美國總統川普已為對貿易夥伴課徵懲罰性關稅訂下8月1日新期限,但市場已對讓步及避開最糟情況習以為常。不過,基於政策充滿不確定性,這次情況或許未必會是如此。

已經開徵的關稅滯後影響浮現,進而可能帶動通膨開始上升,是第二個威脅。債市和股市已消化Fed 2025年下半年降息數次的利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傳出壞消息可能導致降息預期破滅。經濟數據疲弱則可能衝擊市場信心,並重新點燃經濟衰退憂慮。

美國及數個十國集團(G10)其他政府陷入財政困境,也會為市場緊張情勢增添柴火。期限風險溢酬今年不斷攀升已推升美國、日本及英國長期債券殖利率,進而導致市場對為高預算赤字籌資的憂慮升溫。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地緣政治情勢一直是市場關注焦點。投資人就中東衝突做出負面反應,持續凸顯地緣政治因素擾亂市場的威力。地緣政治是目前市場波動主要來源,許多衝突都可能釀成災難。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