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菜子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4-07 06:33

二極體迎春 強茂衝10年良機

二極體迎春 強茂衝10年良機
2010-04-07 工商時報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就如同被動元件產業重新找到第二春,二極體產業從2000年的產業高峰回檔後,歷經長期的「苦撐待變」,終於在今年再度發光發熱。強茂(2481)集團總裁方敏宗表示,日商的退出、新產品的應用,加上切入「小訊號二極體」的布局持續發酵,該公司目前訂單已達產能的1.5倍、訂單能見度直達8月,他坦言:「這是10年來最好的時刻」。
二極體產業從去年第3季起走出嚴冬,包括強茂、台半、敦南各家廠商的二極體部門都開始獲利,而強茂3月營收初估達4.39億元、改寫單月新高。由於訂單能見度直達8月份,加上目前持續進行產能擴充,而且還將調漲售價約3-5%,預期第2、3季都還會呈現「逐季成長」態勢。
強茂投入小訊號二極體約5年,剛開始只能以「慘淡經營」來形容,不過,隨著半導體進入40奈米製程,小訊號二極體的需求可說瞬間暴增。方敏宗表示,LED TV一台需要35顆小訊號二極體,以及一般電源用二極體約15顆,合計達50顆的需求量,而LED今年預計暴增至4,000萬台,加上平板電腦、高階智慧型手機都需要,使得目前的訂單已經達產能的1.5倍,訂單能見度直達8月份。方敏宗說,台灣只有強茂一家投入小訊號二極體,而這項產品具有進入門檻,隨然每一階段的開發難度不算太高,但不可能一步到位,其他競爭者很難跨入,「況且我們的設備已經折舊的差不多了」。
方敏宗認為,從去年底日系廠商陸續退出一般小訊號二極體市場,因此市場也被該公司所接收。但他也不諱言指出,韓系廠商完全不碰二極體,是國內廠商得以平安生存的關鍵因素之一。
強茂去年底的小訊號二極體產能為6億顆,3月底已擴充至8億顆,6月底將進一步拉高到10億顆,9月底則達12億顆,以支應客戶的強勁需求。從產能擴充的速度,也意味著強茂的單月營收,將從3月起一路創新高。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