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ward7119 發達集團處長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02-27 01:47
虧損數年後 貨櫃航運業正面臨關鍵時刻
全球貨櫃航運業已虧損數年,現在有可能已達到轉虧為盈的關鍵時刻,運價也止跌回升,有利因素包括業者界加強整併使航商數量減少,及韓進破產等;但貨量成長趕不上運能成長,導致供需長期失衡,以及閒置船隻過多,仍可能隨時衝擊航運市場。
金融時報報導,全球15大貨櫃航運業者中,幾乎全部都在進行合併及組成新的同盟,業界主管認為此一震撼已帶動運價回升。Drewry航運顧問公司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每40呎櫃平均運價已回升到1,645美元,業者已有利可圖,遠高於4月時的每只1,113美元。
四大運費同盟中的三大一向主導航運業,但這種現象將於3月31日消失。由赫伯羅特為首目的五家業者(包括陽明)組成新同盟,及另外四家組成的大洋同盟(包括長榮)主控。另外由麥士基及地中海航運組成的2M同盟,也可能由於南韓現代航運加入而生變。
業界主管相信這將有助於防止運能過剩及運價下跌。業者在訂購新船之前,須先得到盟內其他業者的同意;韓進破產,也使市場少了一些「強力殺價」的航商。
赫伯羅特執行長簡生強調,「我預期未來12到24個月間,業界的財務情況將大幅改善」。馬士基也預測2017年將有約6億美元的盈餘。
但最大的不利因素仍是全球貨量成長緩慢,且今年將有多艘大型貨櫃輪交船,使運能持續過剩,將為運價造成新的壓力。
海運情報顧問公司執行長詹訊指出,目前全球供需情勢與12個月前市場崩潰時並無二致。韓進破產後船隻將由南韓新成立的SM航運公司接收,可能會壓低太平洋航線運價;且目前閒置的船隻運能達到新高,隨時可以加入營運,再度壓低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