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10-25 21:53
南僑轉骨 強攻東南亞 陳飛龍將組團赴澳、菲、大馬等原料國考察
南僑(1702)在油品事件中,因為進口行政疏失遭重罰3000萬,南僑會長兼董事長陳飛龍昨表示,由於事件很快澄清,產品也恢復上架,因此對於營運並沒有太大影響,但未來公司對內會更加強原料管制,並組織團隊赴主要原料來源國考察。
陳飛龍表示,民國60年開始從事油品生意,因此政府一提出質疑,就知道問題出在哪,「我知道自己產品沒有問題,因此我敢站出來。」但他也說,雖然一直知道自已的產品沒有問題,但是當時講什麼都沒有人會相信,只能靜靜等待調整,「我有超過2000個供應商,連睡覺都睡不好啊!」
但陳飛龍也透露,南僑的油品是B2B,並不是直接賣給消費者,算是食品工業,而承辦人員中英文沒有讀通,「進貨寫『for industry use』,我們的人直接寫工業,因為他以為我們是『food industry』,但我覺得不要牽拖,有疏失就是認錯第一。」
連覺都睡不好啊
在所有的證據提供給官方,澳洲政府也還給南僑清白後,陳飛龍也說,事件過後,公司對內一定要加強原料的管制,還有作業上的SOP流程,預計11月底、12月初就內部組織進行微幅調整,加強運作,也會組織團隊到澳洲、菲律賓、馬來西亞等主要原料來源國考察。
食用油必須精煉
陳飛龍表示,出國考察一方面是希望把舊有原料加強管制,另一方面也考察東南亞市場,要積極發展,「希望這次釐清之後,加速經營別的國家,經營的愈積極,希望對帶動台灣的『MIT』產品,能夠有一點幫助。」
做油超過40年,已經被訓練成為危機就是轉機,陳飛龍指出,真相不是用看的,有些人質疑,南僑為什麼不進口「馬上可以吃的油」,但事實上是,食用油都必須經過精煉,「縱使到馬來西亞買可以吃的油,一次買幾百噸,1年購買量是數萬噸,能一瓶一瓶裝嗎?」
對營運衝擊不大
陳飛龍進一步解釋,油要上船,必須要透過蒸汽打進去,下船之後也要經過蒸汽打出來到油槽,就算在馬來西亞是可以吃的油,經過這些流程,到台灣不處理,能直接吃嗎?」
南僑今年前3季稅後純益7.15億元,年增15.88%,EPS(Earnings Per Share,每股純益)2.43元。陳飛龍認為,油品事件對公司營運衝擊不至於太大,幫全家(5903)代工的霜淇淋雖停賣1日,但是恢復銷售搭配促銷後,業績反而比之前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