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請教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01 05:38
避美重稅 昇陽科兵分兩路
面對美國對台灣太陽能產品反傾銷初判祭出重稅,昇陽科(3561)積極因應,雙管齊下,透過對外尋求東南亞、南韓等海外代工夥伴結盟,並尋求與關係企業中美晶德國子公司合作之餘,內部也將擴充不在美方限制範圍內的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產品線,力求突圍。
昇陽科是台灣面臨美方重稅之後,第一家主動公布因應細節的太陽能電池廠。昇陽科董事長劉康信昨(31)日強調,陸廠首次雙反平均稅率約30%,台廠這次反傾銷初判平均稅率居然達35%,怎麼算都不合理。
昇陽科在美方反傾銷初判後,正尋求與台、陸之外第三地業者合作,在海外生產,洽談業者來自包括東南亞與南韓等地,並且不排除赴美設廠,最快幾個月內就可上路。
模組業務方面,昇陽科在台已有60MW(百萬瓦)產能,劉康信說,未來可能先尋求由海外業者代工或在海外自建產能。
據了解,昇陽科關係企業矽晶圓廠中美晶,今年初在德國買下模組廠Aleo Solar AG,也成為其應變的活棋。
昇陽科總經理張錦龍坦言,未來該公司台灣產能可能不再擴充,會以增加海外產能因應。除了海外生產布局,劉康信強調,也會持續分散客戶,擴展非大陸與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