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05:30

台電表示,中市府違法裁罰中火的行為明確,2、3號機依法運轉穩定供電。(記者林菁樺攝)
事故機組回歸排程 牽動供電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台電近日興達新一號、林口一號機、林口二號機受到事故影響,短少二九○萬瓩,相當於是三部核電機組電量,整體供電能力大受影響,台電動用儲能、水力、緊備機組與需量抑低等,昨白天、晚間供電都維持吃緊黃燈,而台電在白天仍維持承諾,讓協和、中火等機組「友善減排」。
台電故障機組不只興達、林口,先前大潭複循環一號與通霄九號機等也是「部分故障」,顯示供電兵團戰力不足。
在興達事故後,經濟部盼台電保住六%備轉容量率,就是怕再有意外,未料,林口電廠竟三部機組掛掉兩台,短短幾日少掉的供電「比三部核電機組還要高」,考驗台電調度能力。
另外,台電與用電大戶間有協調機制,可透過自用設備協助,降低台電系統負擔,不影響用戶生產。此外,先前儲能價格崩跌,在夜尖峰關鍵兩小時成為救援選手,可支應六十到七十萬瓩,讓供電邁向穩健。
林口一號機於十六日發生破管,預計二十二日可加入供電,但林口二號機首次發生勵磁設備故障,須等待原廠技師協助排除,據悉,後續將直接加入大修。至於興達新一號機並未受到火災波及,台電初步安檢完成,希望近期向高雄市報告,力拚十月前回歸。
機組回歸排程會牽動十月供電,因即將進入空污季,以中火為例,現在最多可運轉九部機組,但十月空污季後台電會「擴大自主減煤」,承諾最多運轉機組減為七部(總發電量不得超過六部機組),顯示各地政府只要台積電不要台電的「緊箍咒」,逼得供電頻走鋼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