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02 05:17

金融指數跌1.5% 超過大盤

受到國內外利空衝擊,台股昨(1)日繼續拉回修正,應扮演大盤支撐要角的金融指數跌幅卻達1.5%,超過大盤跌幅0.5%,引起市場側目。不過,仍有13檔金融股深受法人青睞,單周買超張數都超過1萬張。
以第一金(2892)來說,雖然本周跌幅達7%多,但三大法人單周就買超6.9萬張,外資更是本周天天買超,第一金昨(1)日逆勢上揚0.05元,收在18.7元,也是極少數收紅的大型股。
新光金昨日下挫0.1元,收9.9元,但本周股價只下跌0.6%,同樣也是外資連日買超股,累計三大法人單周共買超4.3萬張。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國際股市動盪,台股投資氣氛陷入觀望,金融股也難有好臉色,即便基本面依然看好,但近期欠缺利多消息加持,獲利了結賣壓出籠壓抑股價,近一周金融指數下跌2.4%,遜於大盤的1.8%跌幅。
金融股獲利表現良好,7月以來取代電子股,成為外資追捧標的,葉鴻儒指出,本周金融股走勢偏軟,外資也沒有縮手,買超金額逾81億元,反觀電子股卻遭調節107億元。
元大寶來多福基金經理人陳智偉表示,整體金控股上半年獲利表現受惠於核心業務之利息、手續費收入穩定成長,加上一次性獲利認列,因此獲利優於市場預期,較去年同期大增47%,是吸引資金進駐的重要原因。
葉鴻儒分析,金融股因基期較低又有獲利基本面支持,法人依然偏多看待,接下來有第六次經合會及金銀四會,可望有進一步政策利多加持,加上升息預期發酵,有助於淨利差擴大,將使金融股獲利更加穩健。
陳智偉說,國銀於大陸及東南亞地區積極設立網點,尤以來自大陸地區的獲利占比較高,大陸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目標為7.5%,預期將持續採取定向寬鬆與微刺激政策來提振經濟。因此預期國銀於大陸的放款可維持成長,加上明年美國、台灣進入升息循環,有利於銀行利差擴大,壽險公司利差損縮小。
短線來看,電子股漲幅已大,法人資金挪移至金融股趨勢鮮明,葉鴻儒認為,金融股可望在市場氣氛轉佳後,重啟上升走勢。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