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19 07:15

美股科技7雄股價表現兩樣情!誰還在領跑AI戰局?

游季婕
2025年9月19日 週五 上午7:09

自從生成式AI風潮興起,7大美股科技巨頭在相關領域持續投入,但股價表現卻在今年出現顯著分歧。未來幾個月內,哪些公司有望跑贏大盤,哪些則可能落後?

自ChatGPT問世以來,生成式AI迅速成為全球科技與資本市場的核心焦點。在這波浪潮中,美國7大科技巨頭在晶片、模型、平台與應用等環節持續加碼投資,也成為觀察產業趨勢的關鍵指標。
然而,今(2025)年以來(截至7月15日),這7家公司的股價表現出現罕見的分歧。mexta(美股代號mexta)、微軟(美股代號MSFT)與輝達(美股代號NVDA)的股價漲幅均超過15%,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與此同時,其餘4檔股票,包括亞馬遜(美股代號AMZN)、字母(美股代號GOOG)、特斯拉(美股代號TSLA)以及蘋果(美股代號AAPL),漲勢都明顯落後大盤表現。
這不禁引發投資人思考,這3家表現優異的公司,是否真的掌握了AI主軸?而那些相對落後的公司,究竟是AI前景出問題,還是被市場低估?本文將逐一檢視這7家科技巨頭在AI賽道上的最新進展,並區分哪些股票在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會跑贏大盤或落後大盤,給予讀者更清晰的投資思路。
首先要了解,AI相關公司對資源的需求已經開始轉變。回顧2024年,市場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各家企業爭相搶購輝達的GPU,而現在的關鍵已逐漸轉向頂尖AI人才。這並非說AI晶片重要性下降,因為從輝達的股價和財報表現都可以知道,目前GPU仍是供不應求、市場持續看好未來發展。
20250827-051.png

從晶片到人才 AI資源需求轉變
儘管科技巨頭紛紛開始投入自研AI晶片,但GPU和自研晶片是同等重要,輝達也不斷展現強勁的獲利成長力道,在科技巨頭中,其獲利和營收成長幅度都是最大的公司。
雖然近期營收年增率有所下滑,從2024年第1季的265.28%下滑至2025年第1季的69.18%,但下降速度在過去一年中逐步放緩,表示需求依然強勁,因此預期輝達將持續有優於大盤的表現。
如前所述,當前AI領域最受關注的資源是頂尖AI人才。mexta在人才招募方面最為積極,他們不僅成功延攬蘋果AI基礎模型團隊負責人龐若明,更收購了Scale AI 49%的股權,並邀請該公司的執行長亞歷山大.王(Alexandr Wang)加入mexta打造的超級智慧實驗室,擔任首席AI長。此外也找來多名OpenAI曾負責GPT-4、o3模型開發的研究人員,建立頂級AI團隊。
mexta與微軟營收動能強勁 預期股價持續優於大盤
除了加強人才招募,mexta的核心業務也持續成長,並顯示出AI注入後的成果。像是今年6月mexta推出了3大廣告工具,包括價值最佳化(Value Optimization)、增量歸因(Incremental Attribution)與價值規則(Value Rules),其中「增量歸因」工具將更精準地衡量哪些營收或行動是歸因於廣告投放,從而提升廣告支出報酬率(ROAS),避免資源浪費。
根據mexta內部測試,這項工具將增加46%的廣告轉換率。這將成為Advantage+自動化廣告之後,下一波廣告業務的成長動能。預計最快在今年第3季財報中,便可看到3大廣告工具帶來的助益。
因此持續看好mexta的股價表現會優於大盤,但因該檔股票已經漲多,若成長僅是符合市場預期,股價一樣會走弱修正。
另一方面,微軟過去半年強勁表現,主因是財報優於市場預期。其中Azure AI的增長大幅超越預期是關鍵,在Azure及其他雲端服務的細項中,營收年增率達到33%,這之中有13個百分點是來自AI的貢獻,而這部分年增更是高達157%。
財務長艾米(Amy Hood)表示,這主要歸因於AI工作需求的擴張,以及面臨產能吃緊的挑戰,也能夠提前交付服務,即使僅僅是幾週的提前,也已體現在營收數據上。微軟計畫將更多資源投放到購買CPU和GPU等短期資產,這將直接推動營收增長。
不過也要留意,這個利好可能已經反映在過去3個月的強勁股價表現中,因此預期接下來,微軟可能不會有顯著優於大盤的表現,但也不會太差,保持中立看待。
特斯拉獲利持續縮減 靜待2大成長動能規模化
接下來,我們將依序討論今年表現相對不佳的4檔股票,其中股價最弱勢的是特斯拉。這檔股票受到散戶情緒的影響很大,許多人對它過度看好,導致其估值溢價過高。然而,這家公司的獲利卻持續下降。今年第1季的財報顯示,每股盈餘僅為0.12美元,年減70.7%。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除了電動車營收增長放緩外,研發(R&D)成本年增高達22.4%。
然而,特斯拉的未來成長動能仍然值得關注。它專注於實現下個世代的邊緣運算平台,包括電動車、無人計程車Robotaxi和人型機器人Optimus,而它所訓練的大語言模型Grok 4,能使這些平台更加完整。
Grok模型的商業模式並非像Gemini或是ChatGPT一樣面向大眾市場,反倒是更著重於與特斯拉現有產品的深度結合,成為電動車和Robotaxi的AI助理,與乘客溝通,以及Optimus的智慧大腦。
Robotaxi服務已在德州奧斯汀正式啟動,並受到了許多投資人與科技界人士的好評。但這兩項產品和服務尚未達到大規模商業運營的階段,因此預期在Robotaxi和Optimus還沒有擴大商業化規模前,特斯拉的股價很難有優於大盤的表現。
字母股價表現疲弱 技術優勢未能挹注營收
接著談到字母,該公司股價表現一直不佳,過去5年的走勢與蘋果相似,估值也是7大科技巨頭中最低的,約為20倍本益比。但大家都知道,這5年間蘋果在創新發展上沒有亮眼突破,反觀字母,不僅自研的AI晶片TPU效能與輝達GPU相當,推理能力上更具競爭力,並且其大語言模型Gemini更是有優秀的長文本處理能力,影音模型Veo 3也是該領域的最領先者。
再者,字母和表現亮眼的mexta在營收來源上相似,它們大部分營收都來自廣告,這也是過去20年最成功的商業模式之一,在兩家公司都急於找尋下個成長路徑的情況下,到底為什麼字母的股價表現與mexta拉出如此大的差距?
關鍵可能在於市場未能清晰看到字母在AI投入後,對其現有業務和新業務所帶來的實質貢獻,這與不斷向市場展現成果的mexta形成鮮明對比。字母的業務多元,給人一種「做了很多事」的印象,但這些投入似乎未能對其營收增長帶來明顯的挹注。近年來,字母的營收增長速度落後mexta不少。
眼尖的讀者或許也發現,營收成長率的排名恰好與過去半年來這些公司股價表現的排名一致。這反映出當前市場並非單純看重誰能描繪出更漂亮的願景,而是更注重企業能否拿出實際的業績表現。
因此,字母的股價持續落後,在目前沒有其他明顯動能會在接下來幾個季度發酵的情況下,本文認為字母的股價將持續落後大盤。
蘋果不再是AI人才首選 亞馬遜面臨關稅不確定性
最後是蘋果和亞馬遜,這兩家公司有個共通點,就是雖然有在成長,但始終無法推出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AI產品,甚至在討論AI時,它們時常被排除在外。
蘋果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不僅無法推出吸引人的AI產品,還有AI頂級人才的流失。對於頂尖人才來說,薪酬和福利固然重要,但能否在企業中發揮創新才華和實現理念更為關鍵。蘋果目前似乎無法提供這樣的空間。
亞馬遜的AI表現也相對緩慢,且面臨另一個重大不確定因素—關稅。儘管亞馬遜在AI業務上有一定投入,但其主要營收仍來自零售業,占比高達8成。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讓其面臨成本調整的風險。若關稅政策確定後並未對亞馬遜成本產生重大影響,股價才有可能優於大盤表現。
20250827-053.png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8月號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