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4-10-09 05:59

書劍集》全球化的存在

2024/10/09 05:30  
全球的經濟關係,遠比表面複雜,不管是那一國,都受其他國家的影響,任一國內經濟的變動,也如蝴蝶效應,左右著其他國家。(中央社資料照)
◎歐陽書劍
美國前總統川普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後,貿易風貌逐漸改變,甚至還被稱做全球化的終結;不過,即使後來又受疫情的封城鎖國干擾,重組後的供應鏈,仍然錯綜複雜地將所有國家串連在一起。會傳染的不只是疾病,貿易戰並未阻絕國家間經濟景氣的傳遞與回饋。
根據經濟部統計,二○○○年後,台商對中國的投資金額幾乎逐年擴大,然後維持在每年百億美元的高點,到二○一六年後才出現明顯下滑;而隨著下游電子組裝大廠的外移,兩岸電子零組件等貿易則大大擴展。二○○四年之後,中國長期是台灣的最大出口國,與香港合計占我國貿易的三成、出口比例則高至四成左右,而美國這一之前的最大市場,卻曾逐年衰退,占台灣出口的比例,甚至一度降至接近十%。
經過這幾年的供應鏈移轉,貿易風貌已經改變。二○二四年前八個月,我國貿易(出口加上進口)總額接近五千七百億美元,占我貿易比例最高的中國約只剩二十%,美國是台灣第二大貿易夥伴,占比接近中國,超過十九%,而中國加上香港的比例,則仍不到二十六%。若只看出口,美國已是我國的最大出口國,占比超過二十四%,雖不及出口至中國與香港合計的三十%,但已明顯超過中國。
全球貿易變化牽一髮而全身動,美國的貿易夥伴,也在改變。墨西哥已經取代中國,成為美國的最大進口國;而從美國官方統計也可以發現,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金額排名下降,但自越南、台灣的進口金額則大幅躍升,兩國在供應鏈中,或擴大串接、或轉回國內生產,出口至美國的金額劇增。
全球商品貿易的流向不同,但並未完全割裂金融市場,不僅資金的流動仍具全球化的樣貌,經濟現象也彼此牽連著。美國聯準會(Fed)理事Adriana Kugler在十月八日的一場演說中,探討近三年全球對抗通膨的戰鬥時提到,歐美國家在二○二一年中之後通膨的急劇上升,主要仍受全球性因素影響,疫情、地緣政治、能源價格等,都跨越國界,衝擊了各國的經濟,包括「普遍封鎖、工廠關閉、物流網絡的中斷、運輸成本上升和更長的交貨時間」等,都是重要原因,而「在復甦過程中,我們還看到全球對大宗商品、中間投入和最終商品及服務的需求上升,超過了仍然受限的供給」。
外在環境因素,將全球經貿關係的演變全部涵蓋在內;而物價、利率、金融市場等,則透過資金的流動再互相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關係,遠比表面複雜,不管是那一國,都受其他國家的影響,任一國內經濟的變動,也如蝴蝶效應,左右著其他國家。
在全球化的虛、實層面,不管是校正或重組,都將會是一段很長的旅程,而且在穩定之前或之後,或許會換路徑,但經濟後果都不會只被約束在國境之內。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