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6-03-10 16:10

台灣房市難堪的事實⋯完整共犯結構

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Q先生這幾年陸續買了4間房子,尤其是從SARS過後,平時注意房市動態的他,觀察房市買氣漸漸復甦,加上當時政府祭出諸多救市政策,貸款利率更是逐年下修,買房更能超貸,使得他幾年內包含自用住宅,就買了4間。1位換屋族R小姐2012年買房時就說,「低利率時代不相信銀行會倒,房市會垮,要死也大家一起死。」這股房市共犯結構儼然已經橫行多年。
什麼是共犯結構?就如今年上映的電影《大賣空》,華爾街資本家為了擴大獲利,將房貸又切割為擔保債務憑證(COD)金融衍生性商品出售,甚至當時美國的銀行針對收入不穩定的族群浮濫放款,這類次級房貸變成COD後,也成為不定時炸彈,終究引爆2008年金融海嘯。
為何華爾街投資公司與銀行可以如此肆..憚操作?莫過於是資本家彼此利益牽扯的共犯結構。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為了快速復甦經濟,史無前例狂印鈔票,展開QE量化寬鬆政策,這樣的目的就是透過通膨刺激經濟,也讓搖搖欲墜的企業死裏逃生。
換句話說,QE鞏固了資本家,卻讓小老百姓嘗盡通膨之苦以及熱錢流竄城市,造成房價飆漲的結局,難怪2015年5月美國前聯準會主席伯南克來台演講時,央行總裁彭淮南直接嗆他,「你的QE帶來很多副作用,讓我們很煎熬。」
目前台灣房地產面臨窘境也是,難堪的共犯結構,開發商透過土地重劃、區段徵收低價取得土地,隨著低利率、游資充沛,房價如虎添翼,一路上漲;加上2003年左右過後,幾乎房貸普遍有超貸情形,買1屋貸款,又貸出許多現金再投資購屋,形成了投資炒作的溫床。
R小姐正是2005年買了小套房,發現竟能滿額貸款,住了1年,房屋漏水,轉手意外賺了70、80萬元,於是她又買房,又換房,一路換到、賺到2012年。她坦言,不怕房價跌,「建商怕價跌,銀行怕建商倒,利率當然要維持低檔才行。」政府也怕房價跌抽不到稅,自然也不敢太用力打房,所以她也有這勇氣買房。
Q先生這幾年則是透過持有的房產,增貸做生意,雖然房子有交給仲介賣,但利率低,他不太著急降價賣房。這樣的房地產結構,是否會在2016年有劇烈變化?值得關注。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