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vinfan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5-11-23 09:35

魚兒皮潰爛胃長草 台東富山保育區今起禁餵

2015-11-23 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台東縣報導
台東知名杉原海域富山漁業保育區,每年吸引五十萬人次遊客,站在海裡近距離餵魚是最大樂趣;但近來魚群身上出現白斑及潰爛,研判是過多食物造成水質優養化,縣府宣布今起禁止餵魚。
富山保育區餵魚水域約一百公尺長,假日吸引五、六千人到訪,遊客向附近攤販買海藻饅頭餵魚,平均一天賣出八百到一千個饅頭,最多超過二千個,水上都是吃剩的饅頭。
保育志工隊大隊長陳世岳指出,約兩星期前發現烏魚、豆仔魚出現皮膚潰爛,有些魚身上出現大片白斑,魚鱗、魚胃還長出海草;經過兩天觀察,有擴散現象,因過去十多年從未見過,緊急向縣府通報。
農業處副處長許家豪表示,近期海水溫度高,加上風浪不大,海水無法打進潮間帶替換,出現藻類太多優養化情況。
農業處表示,除採樣病魚送屏東科大檢驗,找出魚群生病原因;為讓海洋資源永續經營,今起暫停餵魚,若違法餵魚,將依漁業法罰款三至十五萬元。至於何時恢復,將視魚群恢復狀況及海水環境決定。
保育志工指出,雖然護魚區公告禁止拿自己帶的吐司、麵包餵魚,但仍有遊客餵,甚至還拿吃剩的便當餵。
農委會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何源興表示,魚身潰爛多因細菌感染,白斑則可能是寄生蟲或細菌讓魚發癢,磨擦礁石所致;研判應是民眾密集地將大量食物丟入海中,造成水質優養化。預估最少一到三個月水質才可能復原。
禁止餵魚消息上周傳出,昨天遊客明顯減少,約往常一半,遊客僅觀賞,不再餵食。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