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鍾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5-11-11 17:24

翻轉傳統進補觀念 多吃當令根莖

冬季是進補旺季,薑母鴨、羊肉爐、燒酒雞是不少民眾首選,但高膽固醇、高普林食材多,不小心就補過頭,易流鼻血或暈眩。專家選議翻轉傳統進補觀念,不妨在家自製藥膳,多食用當令根莖類食材,補足養分儲備元氣。
佛光大學養生食藝研究中心主任楊玲玲說,時序入冬但天氣仍溫和,進補食材以清補甘溫為宜,而冬季植物新陳代謝降低,多將養分儲存在根莖部,可多選用如蘿蔔、山藥、馬鈴薯、蓮藕等;芝麻、杏仁、當歸、百合、麥門冬等,有助抗氧化、滋陰補血、安神止咳。
開業中醫師楊麗姝指出,薑母鴨、羊肉爐屬性熱,酒精成分高且油脂多,不適合三高患者以及燥熱體質者,最好將表面的油撈掉再食用,或者吃肉少喝湯;另食補鍋物添加的中藥材多有活血補腎作用,孕婦與易流鼻血的孩童應盡量避免,或者在家自製,可米酒減量與減少藥材種類。
楊玲玲表示,市面上常見的補品藥膳,多以肉類及內臟類為主要食材,高脂肪、高膽固醇、高普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肝腎功能不佳的人要小心食用;且食補中的薑與米酒過量,可能導致心跳加速、流鼻血或暈眩,應酌量食用。
楊玲玲說,補血的四物湯(當歸、熟地、芍藥、川芎)、補氣的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或氣血雙補的八珍湯(四物加四君子),都是常見的冬令食補;楊麗姝說,山藥、芡實、蓮子、茯苓(或薏仁)主城的四神湯顧脾胃,適合全家大小。
冬令進補食材與功效
●百合:止咳安神,可與栗子、蓮藕、麥門冬等煲湯。栗子可補脾胃助骨骼發育,麥門冬滋陰補血,有潤膚之效。
●杏仁:分南杏與北杏,以3:1比例與有機米打成汁,可防癌止咳提升免疫力,改善過敏氣喘。
●芝麻:富含Omega 3有助抗氧化,麻油可與帶皮薑搭配入菜,薑有抗發炎、刺激血液循環功效,但兩者皆不宜長時間高溫加熱,可最後再加入。
●當歸:富含維生素B群,可與黃耆、紅棗等浸泡於米酒使用。
●蘿蔔:冬季當令食材,除直接食用,亦可磨成泥,加入九層塔、香菇素蠔油與香麻油調勻,作為火鍋沾醬。
聯合電子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