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鍾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5-10-02 15:41

不吃藥就會好?有關憂鬱症的6大迷思

憂鬱症為當代的文明病,不分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會得到,當身邊的人罹患憂鬱症,突然變得不愛說話,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情緒非常低落、食慾不振,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這時,問問自己你真的認識憂鬱症嗎?許多人對於憂鬱症一知半解,有不少困惑和迷思,現在就來深入認識吧!
1. 憂鬱症會不會遺傳?
許多爸爸媽媽都想問,憂鬱症會不會遺傳,研究指出憂鬱症成因:遺傳基因、人格、精神心理層面、社會影響等原因,家族性遺傳的憂鬱症比例高,可從家族病史追溯即可發現;家庭關係也是人格塑造的最大歸因,從小到大耳濡目染下,很容易就會受到影響。
2. 憂鬱症會不藥而癒?
根據統計,輕度憂鬱症如果不理會,有可能一至兩年就會復原,藉由運動、旅行、看書、催眠冥想或是瑜珈等方法,讓心靈舒壓和釋放能量。只是醫師會建議患者向醫生諮詢、吃藥不代表不是靠自己,而是可以讓自己更快康復,不會白白浪費時間。只是歸根究柢,還是要自己看開。萬芳醫院精神科吳幼雯醫師表示:「憂鬱症是生理變化,生病的人不是他不夠堅強,而是大腦出現了變化。」
3. 運動能治療憂鬱症?
運動可以讓身心靈都得到放鬆,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研究中心精神醫學部發現,控制憂鬱症的惡化,除了靠藥物之外,也能藉由運動、慢跑、有氧、騎腳踏車、訓練肌力阻力等方式,得到舒緩。
4. 吃藥就有效嗎?
憂鬱症需要長期吃藥,可以控制病情,但藥物並非能讓病患得到真正的快樂,最終還是要靠自己轉念判斷、正向思考。等情況好轉個案可減藥時,需依照醫師的指示,不能自行停藥,任何一種需長期服用的藥物,都得慢慢的停藥,不然會出現戒斷症狀。
5. 憂鬱症可以預防、會復發嗎?
保持正面能量、心情平穩,學會觀察自己的情緒,找到屬於自己的壓力管理,可以預防憂鬱症及復發。正因為憂鬱症的復發率高,更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起伏。
6. 外在性格樂觀開朗的人越容易得嗎?
常常我們從新聞上看到性格看似開朗的人,卻意外選擇自殺輕生一途,對此醫師表示為「隱性憂鬱症」,這類型患者認為每天都像戴著面具,就算心情不好,對外卻掩藏自己的情緒,當內在與外在的自己差距大,更容易覺得憂鬱委屈。
中時電子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